YouTube刷观看量 -油管加播放量平台
最近,李子柒这一关键词成为了热搜榜上的常客。
前有人民日报发文点赞。
图源:微博@人民日报
后有央视热评认可。
图源:微博@央视新闻
不得不说,李子柒实火。🔥
李子柒的双重人生
李子柒,她是一名美食视频博主。在微博、油管上都有开设自己频道。
先看国内的人气。
截止目前有约2091万粉丝,在美食博主界算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不买热搜、不带节奏,也能保持不输大明星的活粉量和热度。
图源:微博@李子柒
李子柒在国内的号召力可见一斑。
但国内的热度跟国外的比起来,还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图源:YouTube
跟国内的粉丝量比起来,745万订阅似乎算不了什么。但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我们来看看两个西方主流新闻媒体的数据:
调性不符?那来看看金小妹的数据:
当然,订阅量也不能代表全部。看完横向比较,再来看一下纵向比较。
李子柒每个视频的点击量都相当可观。
图源:YouTube
通过数据分析平台,可以看到李子柒在海外有多火。
图源:NoxInfluencer
光单个视频的合作的参考费用就高达112万元!
作为一个中文视频博主,在油管上有这么多订阅量已经相当不容易,还要有这么高的点击量那真的是难上加难。
最可贵的是,李子柒的评论区里,留言最多的并不是国人,而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外国人。
他们的评论中,满满都是善意的称赞、艳羡与惊奇。
▼ 勾起了儿时的回忆▼
▼ 这是什么神仙生活?▼
▼ 语言不通,心意相通▼
这算得上哥在油管见到的花式彩虹屁最多的留言区了。
但李子柒在国内的网络舆论,却截然相反。
从摆拍炒作到团队营销,各路质疑声有过之而无不及。
早在她刚走红的2017年,网上就恶评如潮。
图源:知乎
质疑、谩骂、嘲讽和造谣,原本只在娱乐圈才会发生的事情,同样降临在她的身上。
哥看到最离谱的一条谣言是说她在参加活动的时候,吃麦当劳的样子仿佛像从未吃过那样。
图源:新浪微博
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人红是非多。
在那个时候搜索李子柒,被搜出来的条目里甚至关联了恶心一词。
成为全网讨伐的对象后,黑李子柒仿佛成为了一种扭曲的政治正确。
因此在当年年中,李子柒决定停止更新视频。
图源:微博@李子柒
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李子柒,就这样被迫过上了双重身份的生活:既成为了老外的掌中宝,也成为了国人的眼中钉。
在成为视频博主之前,并不宽裕的家境让她学会了如何在磨练中砥砺成长。所以这次停更,尽管痛心但也未能摧毁她的初心。
国内停更过后不久,她开始在油管发力。
所以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逞口舌之能或许可图一时之快,但终究赢不了什么;光鲜的外表是给别人看的,心灵的轻松才是最大的快乐。
李子柒在油管开设频道至今,收获的回报已经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这仿佛给那些曾经嘲讽她的人打了一记重重的耳光。
文化输出之争
上周末,网友围绕着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这一辩题纷纷站队,唇枪舌战,相当激烈。
图源:新浪微博
支持者认为,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海外圈粉无数,激发了不少外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她的视频里的中国元素非常丰富,做菜、酿酒、造纸、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纳布鞋、上汉妆、编篮子、砌炉灶、盖凉亭...贯穿古今的传统与习俗,都陈列其中。
这一点在油管上的留言区表现得非常明显:
▼ 中国不为人知的一面▼
▼ 重识神秘的东方古国▼
而反对者的观点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对外,她的视频表现的只是迎合了外国人对于东方农村旧式耕作的刻板印象,满足了他们对于中国落后与贫穷的遐想。
另一个方面是对内,认为李子柒所谓的田园生活太过理想化,过于精致的审美与镜头语言显得格格不入,与现实的农村面貌全然不同。
但其实,这场文化输出之争的出发点从一开始就偏离轨道了。
与其争论是不是这种没有结果的文字游戏,还不如讨论为什么来得更有现实意义。
为什么李子柒可以火遍全球?这才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李子柒只是李子柒,何必强加太多?
她的初心本意,不过是想通过自身的勤劳纤巧来展现传统中式田园的美好时光,获得认可与关注,仅此而已。
将文化输出的重担压在她身上,未免不太妥当。
文化输出也可以很软
李子柒的走红,让文化输出再一次被摆在台面上公开讨论。
提到我们中国的文化输出,相信很多人的脑海浮现的都是这些...
开遍全球的孔子学院。
图源:《2018年度孔子学院发展报告》
在世界的十字路口投放形象大片:
图源:微博@世界博览
这些举措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传播中国文化,打造新时代的中国形象。背后的投入是巨大的,但是取得的效果却不尽人意。
对这些事情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外国人,反而是中国人自己。
有时候,反而某些我们司空见惯的日常事物却成为了强势的文化输出...
修仙网文
身在国外的留学党应该或多或少都有听说过国内修仙网文出海的事迹。
看惯了伟光正的超级英雄套路的外国人,第一次面对玄妙的儒释道力量,就被新奇的世界观与快意恩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
由于英译本并不多,面对犹如天书般的中文原版,他们也只能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在北美网络上就出现了一个名为武侠世界的网站,专门翻译和发布一些在当地高人气的中国网络小说。
图源:WuxiaWorld
网站的日均访问量达362万次。用户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数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菲律宾、加拿大、印尼和英国,北美读者约占总数的1/3。
甚至有外国人通过看中国网文最后成功戒掉毒瘾的...
图源:The Beijinger
原来网文还有这种功效,哥瑞思拜!
麻将
被戏称为国粹的麻将,蕴含着古老的东方力量:神秘莫测的胡牌规则、千变万化的搭牌技巧...不仅让国人欲罢不能,甚至连老外也乐在其中。
谁能想到这世上还有英文版麻将入门教学...
在北美,根据美国麻将协会(American Mah-Jongg Association)显示,他们已经有将近100万名成员;在欧洲,有七国民间组织联合组建了欧洲麻将协会(European Mahjong Association)以及欧洲麻将锦标赛。
此外还有2015年开始举办的世界麻将运动会(World Mahjong Sports Games),堪称是麻将界的奥运会。
图源:微博@北京头条
除了麻将外,哥还听说斗地主、三国杀也出海了...
其实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文化软输出,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从《卧虎藏龙》里惊艳世界的武侠打斗到美剧必备熊猫中餐外卖——这说明中国元素并不是拿不出手,而是不知道该如何拿出手罢了。
成功的文化输出应是润物细无声的。
回到李子柒上,为什么外国人都喜欢她呢?
正如央视热评里说的那样:
没有热爱就成不了李子柒,没有热爱也看不懂李子柒。外国人看懂了李子柒的热爱,也解释了为何李子柒的很多作品没有翻译却依旧火遍全球。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她实实在在地记录了一个平凡中国人的普通日常生活,古朴而淳良。精致而舒徐的镜头,触动了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对于独处与安宁的念想。
对于未来的李子柒们,愿多一点包容与理解,少一点苛责与荒诞。
最后,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哥在评论区等你噢!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猜你喜欢
°国外购物大型后悔现场:我居然在法国买了本介绍法国的中文书...
°借1000块还400万?迪拜人真是壕无人性...连皇室离婚金额都高达405亿元!
°国外吃螺蛳粉罚款400块,粉丝喊话王源远离这类大鹅,留学要注意的事真多...
火遍全球的李子柒,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