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L境外营销平台,平台经营Instagram、Facebook、YouTube、TIKTOK、Twitter粉丝、点赞、播放量服务、客服微信:coolfensi 24小时在线欢迎咨询购买!
公告:
欢迎来到CL境外营销平台,平台经营Instagram、Facebook、YouTube、TIKTOK、Twitter粉丝、点赞、播放量服务、客服微信:coolfensi 24小时在线欢迎咨询购买!

解析Instagram,洞察产品特征

首页 Twitter   作者:coolfensi  2023年03月17日  热度:84  评论:0     
时间:2023-3-17 20:11   热度:84° 

解析IG的结构,层级和功能后,我们发现它简直可以用单一来形容,但是也不妨碍被全球超十亿的人喜爱,在这十多年的产品迭代过程中,IG经历着各种变与不变,但是以UGC的优质图片为核心始终是没有变。

01 自言自语

最开始接触移动互联网,就发现中国的大部分的产品的商业模式发源于国外,【淘宝】对应【Ebay】、对应【Twitter】、【知乎】对应【Quora】、【滴滴】对应【Uber】等等,由于一些政策限制和本地优势等原因,国内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目前发展得非常好。

虽然一开始可能总体的商业定位和模式和国外是一样的,但是到现在,我们自己的产品已经相当的成熟,即使是成熟的产品还会时不时搞出一些推陈出新的新花样,让人惊叹。

当然国内的公司也再不断探索,这几年也惊奇地发现,中国的产品也开始攻陷海外,比如Tik Tok(抖音短视频国际版),不管是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多国,都有非常多的用户。据我观察,海外和中国一样,抖音也存在两极化评价,沉迷的人和不满的人依然在争论。

*关于抖音:抖音也非原创,最早脱胎于musical/ly,2015年左右M已在美国已经拥有千万用户,但是抖音依然算是中国的产品结晶,是因为M的团队在上海,后来抖音强大了,字节跳动收购了M。

不过以上都不是重点,这个专题的重点在于坚持使用和观察海外产品的特征,发现和国内产品的不同之处,然后偷偷揣测他们设计的思维和想法。

02 Instagram的探索

国内大家喜欢简称为INS,某种简洁的风格也被定义为INS风,但是海外普遍简称为IG,Insta-词根是即刻,gram-词根是写,包括IG自己的短视频功能也叫做IGTV。

以下将主要针对功能和交互的疑惑和思考展开,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想法,欢迎探讨。

体验版本:Instagram Version123.0(IOS)

03 看似图片社交,但并非社交

IG创建于2010年10月,在这十年中,不管是界面设计还是功能增加,IG变化都似乎违背了移动互联网快速迭代,快速试错的规律。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往大而全功能不断叠加做,但是IG有一种始终保持初心的感觉。就这一点而言,国内可能像微信和它类似,微信可能在十年间的UI风格上越来越扁平,但是在大的功能的增加上,少并谨慎。

再比如,现在的微博内容丰富程度远超于想象,最终我还是卸载了过于繁琐的微博,使用上了微博海外版。IG作为社交头部软件,始终坚持以优质的图片分享为初心,IG的定位是社交,但在使用的时候,总有一种似乎并不鼓励社交的感觉。

社交行为中,最重要的是个体之间相互往来,他人的评论点赞的行为对发图人来讲是一种反馈和激励,在评论区相互点赞和评论是浏览者互动的重要方式。按照固有的产品思维一定是放大点赞数量,鼓励用户在评论区互动交流。

但是IG的做法和这个恰好相反,首先首页的关注的Feed流的点赞数量是一个模糊的数字,英文版中使用的是thousands of othersmillioms of others等模糊的文案。

另外,在评论区最让我琢磨不透的就是上滑刷新评论,加载出来之后,不能完整看新加载的评论,如果再刷新,又得返回顶部重新点击。查看评论的代价极高,评论内容一般也确实没有什么观看性,一般都是大量的emoji或者是love&peace的短句。在顶部24小时后就会消失的Story短视频的可互动性就更加弱了,仅可发送对方可见的消息。

如此的交互设计,我猜想还是和IG最开始的初心有关,始终围绕拍摄发表高质量的图片和视频,评论点赞等互动行为会相对弱化,轻社交。在如今快要多数上网人就是祖安人的时代,这样的社区氛围反而让人更加轻松一些,也可以和Twitter等很偏向语言表达的APP拉开差距和定位。

04 几乎淋漓尽致的Stories

Stories上线时间大概是在2016年年初,不管是功能还是交互形式,被国内很多APP借鉴,例如微博/知乎首页的形式,在比如近一年微信推出的即刻功能,虽然在一定程度,Story本身也是对Snapchat的借鉴,但是不妨碍我仍然觉得Stories是一个几乎淋漓尽致的功能。

短视频是近些年的趋势,抢占短视频市场是毋庸置疑的,另外IG本来聚焦高质量的图片,Stories反而可以给一些不够优质的视频和图片有了发挥的空间,24小时即焚的设定也不用担心会对帐号有太多的影响,随心所欲分享一些碎片化的东西。

同样,微信也做了24小时即刻的功能,就我自己观察而言,这个功能不温不火。虽然微信增加了了很多入口和提醒方式,但朋友圈使用习惯,很难让人想起来这个功能。即使发送了即刻视频,观看和互动的人都会大量减少,创作者没有办法产生持续的热情,但我是真的很期望微信能过把这个功能的数据做起来。

最让我感叹的是小小的Stories几乎把主流的交互行为都用上了,其中包括:

「长按-暂停全屏」「点击@XX-进入某人主页」「左滑-下一博主」「右滑-上一博主」「右点-下一视频」「左点-上一视频」「上滑-评论/查看链接」「下拉-返回主页」。虽然看似复杂,使用的时候可以快速上手,使用非常顺手流畅。

而在Stories拍摄和编辑部分,拍摄提供大量基于人脸算法的动态贴纸,多种新奇的贴纸都可以玩上好一会儿,滤镜和贴纸开放了API,很多用户可以上传自己制作的贴纸,动效,甚至是视频变形。编辑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创作的小工具,给用户足够的创作空间。另外,Stories还增加了直播,可以说看似简单,但其实功能齐全,交互丰富。

05 IGTV硬碰Tik Tok

IGTV是2018年6月上线的功能,基本上就是在和抖音进行竞争,并且还专门做了APP可在APP Store和谷歌商店下载,但就下载数据而言,远远比不上抖音。甚至有越来越多的人还喜欢把抖音看到的有趣视频放在Stories里给好友看,而在IG第二个TAB下IGTV的露出也仅仅是一个TAG,但IG本来日活和月活都是按照亿为单位的,所以IGTV的数据也不会很差,但是和Tik Tok竞争还是有一些吃力。

IGTV和抖音相似之处是都有算法推荐,首页类似于快手的宫格形式,非抖音的全沉浸体验。进入某个视频详情页后,就很接近于抖音的模式了。IGTV的普遍内容长度集中在2-3分钟,内容质量对我没有强吸引力,部分原因是语言的代价。IGTV内容没有抖音那么无脑,但也不足够有趣。

大众对与互联网新鲜事物在不断追寻,网红/Influencer的时效期其实比想象中的短,大多数网红都会有自己的鲜明的风格或性格,而受到喜爱,长时间的同种风格可能也会被厌倦,所以Tik Tok就是一个新鲜网红的制造新机器,大众喜欢的新鲜感也刚好被满足了,当然Tik Tok还有各种成功的理由,在这也就不探讨了。

06 最后的几句

随着中国互联网越来越强大,多数APP有了很多功能创新,有了很多可以赚钱变现的商业功能,有了足够丰富的功能抢占你的时间。

随便打开微博等社交软件,内容应接不暇,感叹于开发了这么多日常使用都会忽略的功能。

但IG的结构,层级和功能相比较简直可以用单一来形容,但是也不妨碍被全球超十亿的人喜爱,在这十多年的产品迭代过程中,IG经历着各种变与不变,但是以UGC的优质图片为核心始终是没有变。

在中国市场大环境下,做到小而美、专而精真的很难,大众是不是其实苦于繁杂的功能久矣,我并不知道,但事实就是我们产品经理也确实很难改变时代浪潮的方向。

本文由 @舒季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