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L境外营销平台,平台经营Instagram、Facebook、YouTube、TIKTOK、Twitter粉丝、点赞、播放量服务、客服微信:coolfensi 24小时在线欢迎咨询购买!
公告:
欢迎来到CL境外营销平台,平台经营Instagram、Facebook、YouTube、TIKTOK、Twitter粉丝、点赞、播放量服务、客服微信:coolfensi 24小时在线欢迎咨询购买!

为何Instagram的“短视频化”,抗议远比支持多

首页 Twitter   作者:coolfensi  2023年02月15日  热度:91  评论:0     
时间:2023-2-15 3:37   热度:91° 

日前,Instagram(下文简称为Ins)的头部网红卡戴珊姐妹Kylie Jenner与Kim Kardashian公开炮轰该平台,并表示,让Instagram回归Instagram,别再想尝试模仿‘TikTok’了!我真的只是想看看朋友们的可爱照片。

这两位毫无疑问算得上是Ins的顶流了,并且粉丝量也都已突破3亿,要知道该平台上一次公开的用户规模才大约在10亿左右(2018年)。而她们之所以会进行如此猛烈的抨击,是因为7月22日Ins方面宣布,15分钟以内的视频内容将以Reels(Meta旗下各平台的短视频功能)形式自动分享,同时平台首页的图片流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广告,而用户信息流中显示的图片内容也更多地被短视频内容替代。

不难发现,无论用户如何反对,Ins方面都在全力短视频化。然而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近期平台中基于短视频内容的各种调整,以及推荐机制的改变,头部网红、普通用户以及部分媒体似乎也都达成了一种默契,那就是抵制。

据网红营销平台HypeAuditor公布的信息显示,尽管Reels的确能够增加浏览量和互动率,但Ins的内容创作者似乎并不太买账。相关数据显示,在对7700多万条内容进行研究后发现,今年7月该平台创作者发布的内容里只有22%属于Reels,图片则依旧是这一平台当月最受欢迎的内容、占据其总内容发布量的42%,同时包含图片和视频的Carousel占比则为26%,常规视频内容(非Reels)则占到9.6%。

不难发现,与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此前在今年第二财季财报电话会中,强调对提升Reels广告变现效率的努力相对应的,则是内容创作者与用户对Reels的不买账。

一方面,就像卡戴珊姐妹转发的抗议内容一样,许多用户更倾向于将Ins视作一个图片分享平台,能够借助滤镜等图片处理功能快速发布内容。另一方面,对于更推崇图文内容的创作者而言,也更习惯于图片内容的分享,而Ins在全面模仿TikTok的过程中,势必也会影响到这些创作者的流量,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流量分成和广告营收。

不过Ins这样的改变,也赢得了另一部分创作者的支持,比如YouTube头部创作者Casey Neistat就在日前指出,我倒是希望Instagram再像TikTok一点。显然,创作者产生观点分歧的原因其实更多来源于利益,而平台在不断调整内容类型占比的过程中,显然很难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

但影响到现有用户的使用体验、动了原本头部创作者的蛋糕,无疑正是Ins此次调整所面临的问题。

对此,Instagram首席执行官亚当·莫塞利(Adam Mosseri)近日也解释道,公司已完成了视频全屏功能的相关测试,但短期内不会推出。并且亚当·莫塞利也曾多次强调,希望平台能够更好地与每个人想要看到的内容保持一致,例如可以选择内容是按算法推荐、还是按时间排序,这最终也可能会使得Ins仅向那些定期与Reels互动频繁的用户开放相关功能,而其他用户则会恢复到此前图文内容的传统使用体验。

但亚当·莫塞利也指出,虽然我喜欢照片、你们很多人也喜欢照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台中越来越多的内容会变成视频形式。即使我们什么都没有改变,也依旧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个观点,其实同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对于如今的Meta来说,随着全球数字广告行业普遍下调预期,其已在今年第二季度遭遇了史上首次零增长,并且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而谷歌、推特等其他有赖于广告业务的公司同样也出现了增长放缓的情况。

有业内人士指出,Meta还面临其他不利因素,包括用户老龄化加剧、TikTok的威胁、iOS隐私政策等。不难发现,在All in元宇宙、并且目前尚未取得成效的当下,Meta的确也需要竭尽全力挽救其相对疲软的广告业务收入,但完全寄希望于Reels或许并非明智之举。

尽管扎克伯格日前透露,短视频应用Reels的年收入已达到10亿美元,但这一数字与Meta 2022年第二季度283.7亿美元的广告收入相比简直不值一提,甚至其创收效率还无法与Instagram Stories等产品比肩。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Meta方面自然也不太可能不知晓这一调整其中的利害。就像亚当·莫塞利所说,无论老用户及图文类创作者有多抗拒改变,随着年轻用户的成长,短视频或都将成为主流的内容消费形式,而Instagram也将适应这种转变。简单来说,如果Ins想要保持目前的市场定位,显然也需要留住视频创作者,或者让更多的创作者适应视频这一内容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Ins显然还需要更好地平衡头部创作者与其他创作者之间的矛盾。从目前的趋势来看,Ins方面似乎正在更多地扶持腰部乃至尾部网红,并试图吸引更多的TikTok平台创作者加入。

但面对如今外界对Ins不伦不类的各类质疑声中,Ins是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还是蜕变重生,恐怕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事实上,国内市场的诸多平台同样由于路径依赖或用户惯性太强,以至于在加入短视频相关功能的时候,同样也会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如今包括知乎的短视频、微博的视频号,以及腾讯的各类短视频产品,都鲜少取得成功。但对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来说,加入图文功能或是做起社交、电商也同样并非易事。

但值得一提的是,也有不少平台进行功能迭代时,往往是更加润物细无声、且因地制宜。比如YouTube Shorts,其于2020年正式推出,但官方也一直在强调,短视频只是内容形式的补足,并鼓励创作者以多种形式表达,如果受众不一样、则建议开新账号。与此同时,长视频与Shorts的推荐算法也完全分开、目前互不影响。

显然,这样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分流、挤压原有创作者流量的问题,同时也为没有太多粉丝基础的创作者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环境。

同样如此的还有B站,早在2021年其竖屏短视频StoryMode就已开始测试,但在首页推荐流里的展现则相当克制。今年5月,完全独立的StoryMode入口出现,也只出现在首页左上角,没有观看短视频习惯的用户基本不太会注意到这个变化。当然,或许B站目前还没有如何让短视频与其他视频内容更好的融合。

总而言之,从Ins调整算法后遭到用户大规模抵制,随后不得不暂缓新的改版功能、降低Reels推广力度一事也能看到,不顾及用户体验、甚至伤害用户体验的改变,或许只能得到惨痛的教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