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L境外营销平台,平台经营Instagram、Facebook、YouTube、TIKTOK、Twitter粉丝、点赞、播放量服务、客服微信:coolfensi 24小时在线欢迎咨询购买!
公告:
欢迎来到CL境外营销平台,平台经营Instagram、Facebook、YouTube、TIKTOK、Twitter粉丝、点赞、播放量服务、客服微信:coolfensi 24小时在线欢迎咨询购买!

杨利伟参演、神舟十四乘组打call,这部主题广播剧实力破圈

首页 Twitter   作者:coolfensi  2023年01月03日  热度:48  评论:0     
时间:2023-1-3 11:23   热度:48° 

原标题:杨利伟参演、神舟十四乘组打call,这部主题广播剧实力破圈

这是一部吸引中国航天人集体打call的广播剧。杨利伟在剧中演他自己,神舟十四号乘组从问天实验舱传来视频。

这部主题广播剧10月初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央视新闻、央视频、云听同步上线,迄今先后登上微博热搜前十,抖音热榜第一,快手热榜第三,单个微博话题阅读量超8500万人次,总播放量过亿……

作为国内首部以中国载人航天为题材的纪实广播剧,《中国空间站》拿下了相当可观的实绩。该剧在展现中国载人航天三十年发展历程尤其近十年辉煌成就的同时,在各大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彰显了主流广播剧突破圈层的力量。

这部航天史诗大剧为什么值得追?

《中国空间站》共三集,每集约30分钟,通过纪实的表现手法、独具听觉冲击力的音效,浓缩了中国载人航天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塑造出中国航天人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建造中国空间站的英雄气概。

剧中主要角色均以真实人物为原型,重要情节也以真实事件为依据。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应邀参与广播剧录制,在剧中出演自己。

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真正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专门录制了天外寄语,为这部以中国空间站命名的广播剧惊艳收尾。

中国航天人的集体打call甚至亲自出演,当然是其赢得关注的重要原因,但它的魅力绝不止于此。

如果说短视频是这个时代最显眼的社交媒介,那么通过音频APP收听广播剧已在当下年轻人群体中悄然形成了文娱消费新热点,呈现出紧随时代的崭新态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近年陆续创作推出多部主题广播剧,正是看重广播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是通过思想+艺术+技术,实现对重大主题创新表达的巨大创作空间。

2022年恰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三十周年;年内,中国空间站又将全面建成。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中国空间站被确定为2022年广播剧重点选题。

纪实,是对历史和人物的致敬

主创坦言,既要紧扣重大主题,又要符合广播剧的艺术规律,创作实践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写实还是写虚?一番试错后,主创团队确认,事实才是最好的灵感宝库。

为了获得更准确、更直接、更新鲜、更详实的一手素材,主创团队数次对相关人员进行采访,又赴北京航天城采访了剧中核心人物的原型。

编剧金晶回忆:最初七万余字素材,我读了几遍,中国载人航天三十年的脉络逐渐清晰。每一次线上交流或倾听采访录音,都会刷新认识,产生新的创作冲动,从而积极主动地推翻曾经的思路。几易其稿,终究明白:这是一次特殊的创作。唯有真诚地还原历史、尊重历史中的每一个人物才有可能完成。

仔细研究论证后,剧本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为原型,用这位中国航天员身后的女教头巧妙串联起整个中国载人航天三十年发展历程。

为高度还原历史,广播剧《中国空间站》在多个重要场景中采取了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取材珍贵历史影像,人物对白甚至一比一复刻。

比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与航天员首飞梯队成员翟志刚、聂海胜以水代酒依依惜别、即将出征太空的那个清晨;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前突遇险情、情急下三人不惧生死、从容镇定的对话……诸多重大历史时刻均在剧中得到真实还原。

演员:闻其声如见其人

在选择演员上,广播剧《中国空间站》更是将写实进行到底。

除选择王海燕、洪涛、翟万臣、季冠霖、赵岭等影视剧演员和资深广播剧配音演员外,特别邀请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和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参与录制。

在广播剧《中国空间站》中,声音的魔法让航天员杨利伟在剧中重回那个面对五星红旗庄严宣誓的中国航天员大队成立的现场;那个抹风油精提神的课堂;那个以水代酒、准备出征太空的清晨……

录制结束,首次参演广播剧的杨利伟说,广播剧真实地反映了他熟悉的很多场景,那些对细节的真实再现,让他重新遇见了那个还在憧憬这一切的自己。

和杨利伟对戏,对其他演员来说,这扑面而来的真实感、代入感、信念感,也是在演播其他广播剧时少有的。

有意思的是,多位总台记者也在剧中本色客串。

网友眼中中国载人航天直播标配的央视记者劳春燕,此次本色客串了一位电视记者。

作为多次现场记录、见证中国载人航天屡屡获得成功的新闻人,让劳春燕感受最深的,是这部剧不仅描写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一个个高光时刻,更没有回避那些遭遇险情甚至面临重大挫折、鲜为人知的‘归零时刻’。她回忆,中国航天员首次出舱遇险、长征五号运载火箭908个日夜三次归零等重要情节,都在剧中被细致描摹。

恰恰是这一个个‘归零’的故事,道尽了航天人成功背后的巨大付出,劳春燕感慨。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也正是剧中这些情节的展开,凸显了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不畏风险,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科学精神,不断化解风险、控制风险——这,正是中国航天非凡之处。

声音的秘密

广播剧《中国空间站》立项之初,主创人员即希望在声音设计上实现创新和突破。

导演权胜介绍,本剧作曲偏重于电影风格,情绪相对内敛。作曲于祥国是位资深的广播剧配乐大师,他在充分研究剧本、揣摩人物、分析剧情的基础上,娴熟调动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从音乐层面完美地凸显出广播剧是想象的话剧的艺术魅力。

剧中大量对白发生的场景并不相同,有的在地球上,有的在太空中。如何通过声音设计构建空间感?

录音制作房大文介绍,一方面,不能违背常识,要力求真实还原。比如同样是人物间的对话,发生在指挥大厅还是发生在太空中,经过录音师的制作处理,得让人一耳朵就能听出区别来。

但另一方面,有些声音无法一比一还原。如第二集开头,反映航天员出舱,在空间执行任务开关舱门的声音航天员到底能不能听见?如果不能,这里不出响动,2秒的静音,听众怎么能听出这是在开关舱门?

更大的考验是剧中的声音不一定都是人耳能真实听到的,但却必须得踩在人们的心理节奏上。比如第二集反映空中交会对接,录音师用一个类似拼插积木正好扣上时的轻微碰撞声来提示交会对接完成。引导听众自行脑补这正是广播剧的独特魅力。

至于宇宙的声音,人们大多听过经过升调转化等技术处理后的所谓黑洞的声音、脉冲星的声音。广播剧则选择了擅长制造空间感的电子音乐。

慢直播+可视化:探索广播剧新样态

从2021年创作推出主题广播剧《大凉山》《到延安去》开始,中国之声顺应90 后00后年轻人的新媒体使用习惯,依托不同媒体平台,推出形态多样的新媒体产品,极大拓展广播剧的内涵和外延,更全面立体地呈现广播剧的艺术魅力。

如广播剧录制慢直播,将广播剧的录制过程全程视觉化地展现给受众,让受众得以目睹一部广播剧的诞生,极大地引发更多人的好奇心和关注度。这种表现形式,适合广播剧预热。

可视化广播剧,改变过去广播剧只能听无法看的缺憾,将视觉化后的录制过程剪辑为看得见的广播剧,让视频平台受众在沉浸式观剧中感受广播剧演员的艺术创作,激发情感共鸣。

广播剧《中国空间站》沿用了这两种表现手法,尤其在广播剧可视化处理上,相比此前,手段更丰富,制作更精巧。

可视化广播剧看似对传统广播剧是一种颠覆,实际上加戏不抢戏,除演员演播镜头外,仅在关键之处叠加艺术化的视觉元素,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最终形成独特的化学反应。

如剧中杨利伟出征的珍贵历史画面,中国航天员日常训练的独家视频……这些真实历史影像和演员演播台词画面的叠加运用,让广播剧的纪实感十足;海浪、篝火等视觉元素在几个相应场景中巧妙点缀,有效烘托了气氛,给人印象深刻。

融合分众传播:追求触达最大化

产品要想破圈,与平台的适配性尤其能否把握住不同平台的调性以及受众心理至关重要。

《中国空间站》在总台中国之声、云听推出广播剧音频版;在央视频推出八小时录制慢直播和三集可视化版本;在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图文加视频;同时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订制分发……

例如在新浪微博,以打造热搜话题为主,辅以3分钟短视频。话题杨利伟出演杨利伟,阅读人次超8500万,瞬间登上当日热搜榜前10。网友留言:致敬中国航天人!最本色的出演!致敬航天英雄!不需要演,他就是!

在抖音平台,网友善于接梗玩梗。所以在这里,主要通过一段30秒超短视频呈现,杨利伟出演杨利伟成为抖音网友当日最爱的一个梗,引发大量视频再创作。有网友逗趣,下一条热搜:杨利伟观看杨利伟出演杨利伟。

在同步上线的三天里,广播剧在各大平台均表现抢眼。

在央视新闻客户端,五次推上首页,专辑浏览量超145万。

央视频客户端,广播剧视频播放量达158万,在竞争激烈的国庆档中表现出众。

至此,一部广播剧的受众已不局限于听众,还覆盖了观众、网友,各大平台都留下了唱响中国航天好声音的热烈话题。

而对于广播剧《中国空间站》的主创人员来说,深深感谢的是中国航天人。因为,没有人抵挡得住去参与讲述一个飞越地球、探索太空的故事,用声音去塑造一群真正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的英雄!

作者:王彦

编辑:周敏娴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