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买赞平台 --抖音最新新闻
编辑导语:如今,人们疲于社交平台繁琐的发布流程,变得越来越不爱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生活。而BeReal,作为一款主打真实的社交app由此火了起来。本文介绍了这款app特别的内容发布模式,和大众喜爱这款软件的原因,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不妨来看看。
有没有感觉,我们现在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发朋友圈成了个累人的差事:拍照5分钟,P图一小时,再加上思考惊艳文案的时间,发个朋友圈好比加了个班儿。
打开朋友圈随便一划拉,满屏都是光鲜亮丽到没有一丝褶皱的生活,我们精心打磨的每一个步骤都像在给自己下套——你不P图你就落后,但P了图就掉进了内卷角斗场的漫漫苦路。
人卷着卷着,难免就倦了。甭管是中国朋友还是外国友人,越来越多的人在社交平台越卷越烦。我们开始渴望一个不用太累的简单APP,给我们的社交包袱减减负。
一、真我时刻,马上就到
这款APP叫做BeReal,来自法国,它干得最棒的一件事,就是把大家重新拉回同一条起跑线上,而且严禁抢跑。
想要偷偷P图变美,然后惊艳所有朋友?不存在的,BeReal不会给你机会。
在BeReal,用户不可以上传本地照片,只能用程序内置的摄像头现拍现卖,而且程序内没有滤镜和编辑按钮,所有人都只能发送原图。
更绝的是,为了防止有些鸡贼用户摆拍,BeReal不允许用户自由选择拍摄和发帖时间,而是采取查岗模式,每天在随机时间向所有用户统一发送通知,要求你立刻拍下今日照片。
拍摄时间只有2分钟,2分钟里,你必须拍完照片并且按下发送按钮,否则将被系统判定为迟到。
BeReal的镜头将忠实地记录你的生活,想不真实也不行,因为拍摄时,它会同时调用前后两个摄像头,既拍下你的脸,也拍下你身处的环境。
这招大概是用来对付非常会找背景的自拍达人的——你的背景看起来很高级?哦,原来是杂物间的围墙。再好的伪装也会被前后镜头的同时工作打回原形。
BeReal就像个学生时代当过皮猴的教导主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给你一丁点耍小聪明的机会,硬逼着你与素颜和解、与真实和解。
在尝试各种方法作弊未果后,用户也终于松了口气,发现这儿确实是谁也没有可能抢跑,于是大家终于可以放心躺平,集体做一条不加滤镜不美颜的咸鱼。
不得不说,发现所有人都没办法装样儿以后,发动态这件事一下子变得轻松许多。
BeReal的突然袭击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刻,不管你是在睡觉、吃饭还是解决个人卫生,总之粉红色通知灯一开始闪烁,就是time to BeReal。
于是各种各样奇怪的场景出现在瀑布流中。
有人上课偷玩手机石锤,有人在马桶上被抓个正着。
有人即将给各位奉上一场精彩的古典乐演出。
还有人摆好了英俊的自拍姿势,全然不顾同桌的大冤种朋友。
最惨的莫过于这位在Reddit上发帖的美国小哥,正给下体刮毛时,真我时刻来临,小哥慌忙开拍,本以为避开了重点部位,没想到镜头延迟,不小心还是入了镜,结果照片发出,小哥当场就想离开人世
不过还好,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犯傻。
BeReal的另一个反常识产品设计思路是,它不允许用户潜水。想要查看好友的动态?没问题,投名状拿来,先发一张你的今日动态。
所以用户完全不用担心自己成为朋友圈里唯一分享丑照的那个傻子,大家都有REAL照,一天一张,谁也不多,谁也不少。
我愿称BeReal为图片社区中的共产主义先驱,它彻底实现了照片界的均贫富,没有比较,没有压力。
就连点赞、分享、评论这些社交媒体最常见的互动按钮,也统统被BeReal删除。
在BeReal,你唯一能与好友进行的互动就是发送按emoji翻拍的真人表情包。
除此之外,任何能引起比较和焦虑的按钮都不存在,BeReal希望你calm down,别老想着那些恼人的数据。专注当下生活。
玩BeReal的最大乐趣就是看看你的家人朋友,在同一时刻都在做些什么。
这一刻,没有Instagram上精心炮制的优雅晚餐或者奢侈露营,互联网仿佛回到了它最本初的样子,一个分享的地方。
当然,你可能会说,只是刷刷粗糙的照片有什么意思?能比抖音更吸引人?
但BeReal并不想和那些应用一起抢夺你的时间,发言人Elisabeth Schuster说:我们的核心理念就是让人们尽可能少花时间在手机上——包括BeReal,现实世界就在那里,而不是线上。
二、快逃快逃,完美社交
受够了滤镜和矫揉造作的文案,人民群众可太想玩点真的了。
BeReal就像坐上大火箭一样一路蹿红。
今年第一季度,它的用户数暴增315%,在美国、法国、英国等地区,拿下图片社交APP下载量排行榜第四名,仅次于Instagram、Snapchat和Pinterest三大老牌巨头。在本土法国,其用户的80%都是Z世代,已经成为Z世代中话题度最高的应用。
天下苦社交媒体久矣,当年这些代表着年轻、清新、分享的社区,一个个人到中年,开始面泛油光。
打开其中任意一个,信息流里的每张面孔都显得完美无瑕,她们精致的妆容上,没有一点痘印或者血丝。就连旅行的风景照也好像滴着糖水,一眼就能给你甜晕过去。
美则美矣,只是就像商店里的假模特,缺了点儿真实的人味儿。
在社交媒体上,每个人都在扮演完美。但众所周知,哪有那么多完美人生,为了维持这层滤镜,你只能为自己打上越来越厚的粉底。
P图、滤镜、摆拍、追热搜……点赞多了,欣喜若狂,点赞少了,失落沮丧,时刻被数据与评论左右着心绪,当你妈都开始要你帮忙P图,你就发现,社交媒体不好玩了,它让我们感到疲惫。
ins用户@beauty false致力于让大家知道,精修和原图有很大区别
对于BeReal对标的欧美用户来说,最令人着脑的莫过于Instagram。
金融服务公司 Piper Sandler 2021 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只有 22% 的青少年表示Instagram是他们最喜欢的社交媒体平台,而2015年同项调查的数据是33%。喜欢Instagram的年轻人在6年间减少了超过10个百分点。
KOL也在离开Instagram,他们说,平台无休止切换的算法令我疲惫,我一直都在奋力取悦Instagram,但这太累了。
拥有17万粉丝的网红Jess Ann Kirby在尝试戒掉Instagram两周后总结道:难以想象,不过是短短两周,我的头脑变得如此清明。Instagram好像在我脑袋里撒下了大雾,它是一种消耗。
虚假的社区带来完美焦虑,而完美焦虑引发强烈的逆反情绪。
去年开始,反IG活动就没断过,
最先开始的,是模糊照片大赛。在这波风潮里,大家纷纷摒弃清晰的Instagram照片规范,开始故意上传模糊照片。
当完美照片一统天下,有瑕疵的模糊照片反倒成就了某种自我风格。这些照片就像按快门时被你家猫糊了一巴掌,有时还能看出轮廓,有时候就像一堆混乱的色块。
卡戴珊的模糊照片
紧接着,又出现了make Instagram casual风潮。这波活动是Instagram坏心眼的竞争对手TikTok发起的,旨在号召用户更轻松地对待Instagram,发点儿平常你认为不配出现在IG主页的糟糕图片,当然顺便暗讽一下IG平时的装模作样。
很快一呼百应,大家纷纷翻出自己的相册库存,闭着眼睛乱指,随机抽选出其中的某几张照片,组成一组图片,转发到ins。
这些图片可能包括吃到一半的汉堡、被汽水弄脏的裤子,或者几张模糊的截屏,也有可能有些不雅丑照,总之玩的就是随意,越乱七八糟越好。
但就像国内前段时间流行的与素颜和解,很快Instagram用户发现,casual?别做梦了,哪里都少不了卷王。
倦了精心摆拍?好,这就给您安排人造casual。
反正自从2016年引入信息流购物并更改推荐算法后,Instagram越来越像一座洒满糖霜的牢房。从用户到KOL,这根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被流量所绑架,成了数据的囚徒。
指望Instagram革新,就像指望成吉思汗逊位搞民主共和,那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它的商业模式里就写满了数据至上的原罪代码。
想要摆脱Instagram,唯有另起炉灶。
这些年,全球各国都有尝试为用户解绑的新玩法应用出现,其中尤以法国干得最好。
除了BeReal外,法国还有YikYak、Zenly、Feels等几个曾经出圈的APP。
这款APP一度俘获过超2亿用户,它的负责人称,全球用户值得一个真实的地方,一个平等的地方,一个与附近人联系的地方。
前些年在中国火过一阵的Zenly也是基于地图,但它更像是一个查岗应用,你可以通过它随时查看家人朋友的准确位置,以及手机电量,因此一度也被诟病严重侵犯隐私,成了跟踪狂的利器。
Feels主打灵肉合一,玩的就是约会软件中最难以启齿的那个环节。不过通过水果化的图标,可爱的应用设置,让它变得没有那么急色,对女性用户更加友好。
虽然它们各有各的不尽如人意,但一点是明确的,新型社交应用都在试图打破算法的垄断,帮助我们重新建立更加真实的相互联系。
三、千好万好,自己最好
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想起《黑镜》第三季的第一个故事《急转直下》。
故事说,在一个以社交媒体评分为王的社会里,社交评分的高低决定你能享用的社会资源。评分高者住豪宅开豪车,评分低者只能做最糟糕的工作,如果得了负分就得坐牢。
女主每天兢兢业业为了高评分伪装自己的生活,她在穿衣镜前一遍遍练习假笑,明明不吃小饼干,却要咬一口,咬出一张笑脸的形状,就为了拍照发朋友圈。然而每天四处迎合的她,评分只有不好不坏的4.2分,为了提高一点分数,拿到更优惠的房贷,她决定去参加曾经霸凌她的高评分富家女的婚礼。
结果前往婚礼的路上状况不断,各种阴差阳错导致女主的评分一路走低。好不容易到了婚礼现场,富家女却拒绝她入场,因为那时她的评分已经跌破3分。
女主彻底失控了,这一刻,她忘记了所有高评分社交人所该有的礼仪形象。她夺过话筒破口大骂,把婚礼搅得鸡犬不宁,最后不出意外地被警察带走关进了监狱。
但在监狱里,她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她肆意大骂、放声大笑,再不用管什么狗屁评分,终于从完美地狱里获得了解脱。
女主一边痛骂着,一边露出解脱的笑容
这则故事当年看像是寓言,现在看不如说是预言,越来越多人正在社交媒体的包裹里憋得透不过气来。
有太多研究证明,现在的主流社交媒体不仅不能带来快乐,还会加剧忧虑和抑郁。
Facebook在2020年的一份内部研究中发现,有三成的青少年在浏览Instagram时会加剧对身材的自卑,另有13%的英国用户和6%的美国用户曾因Instagram产生自杀的念头。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Marika Tiggemann 团队所做的一项实验也发现,自拍后的修图,会让你越修心情越糟。他们指出,修改自拍照会导致操作者的负面情绪和面部不满表情增加。而且这种情绪会不断积累,导致你对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满意,最终转向整容、过度节食等更激烈的举措。
社交媒体就像一座信号增强塔,放大着有关人类理想生活的一切,给时代灌入一种名为完美的焦虑。
当P图已经不再是需要求助贴吧大神的寻常技能,是否修图就不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态度问题。你不修当然可以,但别人会不会嘲笑你懒惰邋遢呢?好比别人都西装笔挺地出门,偏偏就你脸也不洗,还穿了件儿到处都是褶的衬衫?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流行,我们总是在根据流行去改变外观,以保证自己融入时代。而21世纪的流行无疑是来自图片社交媒体的,我们所感受到的完美焦虑不仅是虚荣作祟,更是希望和大家保持一致的同调压力。
好像是这一代社交媒体的通病,曾经主打强关系的社群都在泛化为弱关系社交应用。
这些曾经我们用来和朋友交流玩耍的平台,混入太多不熟的陌生人,每个人都在张牙舞爪地发言,交流的场域越来越像KOL散发影响力的舞台。
但在这些公共领域之外,我们也需要一个地方用于安放自我。
不用听KOL教我们做人,在那一亩三分的自留地里,只要做自己就好。
从前我们对这种需求的感受可能还并不太强烈,毕竟大家是都是网络时代的数字移民。多多少少还是觉得,线上本就虚幻,要说真实,还是得在线下寻找。
但从小生活在网络时代的Z世代可比我们敏感得多。这群做为数字原住民长大的新青年,早已认定线上世界同样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
要是生活中处处都得装模作样,那可太累了。每个年轻人都在否定长辈的过程中确认自我,而对于我们精修版生活提出的厌倦,或许正是Z世代发出的第一声抗议。
没有滤镜、不让P图,还不让点赞?
正合我意。
我们不怕变丑,只想从别人喜欢的你,回归躺平的真实自己。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SaDLndsjjJvmK7fEATvHw
题图来自Pixabay,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