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L境外营销平台,平台经营Instagram、Facebook、YouTube、TIKTOK、Twitter粉丝、点赞、播放量服务、客服微信:coolfensi 24小时在线欢迎咨询购买!
公告:
欢迎来到CL境外营销平台,平台经营Instagram、Facebook、YouTube、TIKTOK、Twitter粉丝、点赞、播放量服务、客服微信:coolfensi 24小时在线欢迎咨询购买!

海外抖音买粉丝--国外抖音刷粉丝网站

首页 TIKTOK   作者:coolfensi  2023年04月15日  热度:122  评论:0     
时间:2023-4-15 4:20   热度:122° 

作者:王冬

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马皑,曾多次担任央视法治节目《今日说法》嘉宾。然而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抖音平台知识创作者,170万粉丝跟着他了解青少年心理学。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马皑认为,抖音让科普内容的传播更加便捷,书本、电视节目是老师,抖音也可以是老师。

以下是他的自述——

书本是老师,抖音也是

四五年前,我第一次听学生介绍抖音,但直到去年初才有自己开账号的想法。因为浏览许多内容后,我觉得短视频可能会成为今后传播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就可能会落伍。

短视频平台的发展之快、年轻人之多、传播面之广,是我过去没想到的。我尝试做账号,底气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我经常在《今日说法》点评案件,有不少观众认识我,过去几十年讲课也积累了一些学生资源;二是我和团队享有中国犯罪心理学相关资源,具备在抖音发出专业声音、避免伪科学内容扰乱视听的条件;三是关注更多人的心理健康、预防犯罪、普及法律知识,是我份内的责任。

不过,在网上科普犯罪心理学相关的内容,并没有那么容易。一是不少人出于猎奇心理,对血腥的内容很感兴趣,对知识的需求并不强烈;二是每个案件都可能揭开相关人员的伤疤,可能产生二次伤害。

尝试一段时候后,我发现抖音上有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话题。所以,我慢慢调整了思路——通过分享育儿心理学知识和自身经验,帮助家长培养健康、守规矩的孩子,等这批孩子长大,或许可以给社会和家庭少制造一些麻烦。

我经常在网上谈青少年网瘾问题,但其实这也是我自己作为一名父亲在现实中备受困扰的问题。我儿子出生于1998年,从小自理能力很差,初中时很不自信,成绩也一落千丈。我作为老师,心理上无法接受孩子是全班最后一名的现实,决定送他去加拿大念书。他刚到国外时,环境陌生,上课听不懂,身边又没朋友,压力极大,很快沉迷于网络游戏。

那时候我想,如果压力日积月累,孩子说不定会得抑郁症自杀或出现人格障碍,而用游戏释放压力,是否算一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毕竟对他来说,生活是个高压锅,而游戏是一个安全阀。后来,我开始默许他打游戏——类似于我们这代人以前下课了去打球,前提是限制在他自己承诺的时间范围内。其实,这属于减轻家长端的压力,消除他的逆反动机。一段时间后,他反而缩短了游戏时长。

现在想想,要是我当时用了简单粗暴的方式,没有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没准他早就被毁了。要知道,负面情绪宁愿宣泄出来,也不要压抑,因为如果压抑到一定程度出现了人格障碍,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我一直觉得,电子产品也好,抖音等平台也好,都是中性的,可以成为新的学习工具。如果当它的主人,就能加以利用;当它的奴隶,就会出问题。

就像我在某一期视频中谈过的那样:现如今,不仅书本是老师,抖音也可以是老师。我们做抖音,就是小火慢炖,假如10000人看了我的视频,有100人采纳其中介绍的方法并且有收获,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即便他只是浏览了相关信息,能在心里留下痕迹,也总比什么都没有获得要强。

抖音是间知识阅览室

在抖音做科普与传统科普有很大区别。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我就在监狱、少管所及多所中学普及犯罪心理学知识,但听众人数、开讲座的次数都是有限的,也不方便,与抖音观看人数和观看便捷度无法同日而语。

1999年,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开播,每期讲一个案例,我经常作为嘉宾和主持人一起探讨、分析案情。最多的时候,我一年上了近30期节目。我觉得,观众看《今日说法》,有点儿像到有营业时间的饭店点菜,这种稳定和深入的程度是新媒体比不了的。但是电视观众总体而言比较被动,而新媒体科普,就像24小时营业的自助餐厅,花样繁多,网友可以先浏览再选择,并且保证能找到中意的内容,平台上的内容,也可以根据受众的偏好实现精准传播。

这种科普的新形式,就相当于为网友提供了一个虚拟的阅览室,架子上摆满了各种杂志,有航空的、教育的、动物的……网友浏览这些信息的过程,就是一个检索现有知识体系的过程。

在我看来,科普不一定非要让人学到某个具体的方法,能让受众了解一个知识框架里包含的元素,同样很好。从这个角度来看,《今日说法》更像是精读,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课堂;而抖音科普则是泛读,是一个可以轻松聊天、表达的场合,两者各有受众、各有侧重。

在本职工作以外,我现在有10%的精力都花在抖音科普上。虽然结果很难直接衡量,但我还是希望自己的视频能真正得到网友的检验,能抵达真正有需求的人。

我还发现,一些媒体上关注度比较高的案件,多半是杀人放火。但事实上,95%的犯罪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财产型犯罪。社会分层很广泛,我不可能影响所有人,但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想更多地科普犯罪心理学知识,告诉大家如何避免自己身边人违法犯罪,以及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妥善处理。

还有电信网络诈骗,在国内,从心理学层面研究这个话题的人很少。我研究了30年的洗脑,非常清楚不法分子习惯用哪些诈骗手段。等以后时机成熟了,我也会在抖音上讲讲相关的内容。

我并不想为现在做的事赋予多么高大上的意义,因为新媒体科普这种形式,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只要我还在从事这个职业,那么,用科普犯罪心理学知识疏导社会情绪,就是我的责任。

在国内,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人很少,如果不主动登上这个讲台,就是对自己专业的辜负。我相信,只要水滴石穿地坚持下去,新媒体科普对社会、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好处的。

监制:卢刚 | 责编:薛园 | 校对: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