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涨粉丝 --抖音买粉丝平台
一支粤曲腔《声声慢》视频获得200万点赞、一场剪纸技艺展示的直播获得上万人观看。近年来,潮剧、扬剧、铜雕技艺等濒危非遗创作者,纷纷入驻抖音,收获大量关注。
近期,抖音公布了平台上濒危非遗相关数据。数据显示,濒危非遗相关视频累计播放超84亿,相比过去一年,播放量增长了60%。2021年至今,濒危戏剧类直播累计观看量超1亿人次。借助短视频和直播,传承千百年的濒危非遗项目有了更多观众。
濒危戏剧曲艺在抖音获关注
濒危非遗项目指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带有濒危描述的项目。因时代变迁、多元文化冲击、后继无人等原因,它们面临濒危境地,急需保护。
在抖音点赞量最高的濒危非遗项目TOP10中,除少林功夫位居榜首外,戏剧曲艺类占据半壁江山。其中,潮剧、粤曲、闽剧分列二三四名。《四郎探母》《李商隐》《彩楼记》等潮剧唱段视频,在抖音累计播放量过亿。2022年5月,一支粤曲腔《声声慢》视频在抖音爆火,获赞超200万,让更多人了解粤曲这一非遗项目。
2021年至今,濒危戏剧类抖音直播累计观看量超1亿人次。直播间不仅是新戏台,也是学习室。去年6月,八旬扬剧表演艺术家汪琴开设抖音账号@国家级非遗项目扬剧代表性传承人汪琴 ,在直播间里传授唱法身段。有网友好奇,戏曲如何表现天气,汪琴便亲身示范。她双手上扬,表现人物抵挡迎面大风,忽然又双手上下飞舞,表达眼前刮起了漫天雪花。汪琴表示,年轻人爱用抖音,我就在抖音上进行扬剧教学,让更多人爱上扬剧。
传承和传播是非遗保护的两个翅膀,有了两个翅膀才能飞得高、飞得远。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认为,过去我们靠语言、文字,后来靠照片、摄像,如今可以通过更新的技术加强传承和传播力度。非遗传承不能离开数字化和网络手段,善用新技术传播是在当代更好传承非遗的必要条件。
年轻人成濒危非遗传承主力军
迄今为止,中国共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前三批大多是老一辈大师,2018年,第五批新增传承人在当年的平均年龄为63.29岁,有超过一半人数年龄在60岁以上。目前,中国的非遗传承人队伍普遍高龄,培养和保护非遗传承人尤为重要。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双巧手,在手机镜头下,孟津剪纸代表性传承人、90后小伙畅杨杨开始了抖音直播。从吉祥窗花、凤戏牡丹等传统民俗题材,到甄嬛小像、雪容融等年轻人喜爱的形象,网友们如点菜一般在评论里提创意,畅杨杨则通过剪纸将大家的想法一一呈现。短视频上的非遗剪纸不仅展现着老手艺之美,也有时尚轻松的新表达。
扬州大学文学院特约研究员李广春认为,网络赋予了非遗传播动态的交互性场景,激发网友传播非遗的热情,非遗以合适的方式打开,年轻人就会饶有兴趣。抖音数据显示,观看濒危非遗的用户中,90后、00后共占据1/3。
濒危非遗有了关注,便有了更多传承的可能。因需手工制作且技艺繁琐,缂丝令不少学习者望而却步。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人范玉明多年来一直在尝试激发年轻人热情。去年,他在抖音直播了159场,吸引了17.2万粉丝关注,收获百万点赞。范玉明说,现在有不少人通过评论和私信表示想跟着我学艺。
责任编辑:曹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