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自助下单--抖音新闻
编辑编者按:你是否注意到抖音上架了高清晰度机能呢?第一集该文中,作者从各方面去解释分析了为何抖音要上架高清晰度机能,以及这样做的优势在哪里,推荐想了解短音频的社会群体阅读。
很多人可能还没注意到,抖音、快手悄悄地上架高清晰度机能了。
也即是说,最后一块不能高清晰度的美州短音频,也能高清晰度了。自此,凡是你用得到、口臭的音频播映传播方式——爱优腾芒等长音频、博客音频、聚润、B站、黄瓜、玒盘等等,都能高清晰度了,我们彻底步入了高清晰度的世界。
高清晰度播映机能当然有不少益处。只要誊本手指,就能快进掉无趣部分、迅速捕捉有效信息、节约使用者可贵的天数。长音频由于天数长、推进慢,又有内容灌水等弊病,不适应网络碎片化的消费习惯,所以推出高清晰度机能理所当然。
但短音频没错已经够短、太慢、够直接,为何更要高清晰度?
一、短音频网络流量增量见顶
但短音频也步入到了残暴的增量火拼阶段。短音频是时候要做出改变,谈谈增量使用者的市场需求了。尤其经过三年的井喷式增长后,使用者对短音频的美味劲也过了,增加使用者粘性、缩短使用时数成了新市场需求。
此前,短音频急速地发出积极探索穗序音频的信号。比如二进制系的黄瓜音频在穗序音频的功能定位中举棋不定,去年禽流感初期弄出了T8300《囧妈》的大回音;抖音、快手加大力度发力发展小品、科学普及类穗序音频,急速对外开放使用者上载音频时数,从不到1两分钟到最久15两分钟。
现在,抖音上除现场直播外,每一音频长按便会插入包涵高清晰度播映、珍藏、保存至快照、合制等两排按键,各类音频插入的快捷键不同,但都有高清晰度播映。
如今看来,抖音应该是在科散囊高清晰度播映。但就可操作性而言,短音频高清晰度播映显然不如长音频方便。
首先高清晰度播映需要三步,长按插入询问处优先选择高清晰度播映,更要黑唇择0.5倍、正常、1.5倍、2倍。
其次,播映下一条音频,高清晰度设置会应缴,还得重新黑唇一次。不可否认,在网络的操作模式中,每多一步的麻烦,就会阻碍掉一部分想高清晰度的使用者。
看来短音频也不是诚心想步入高清晰度的世界。因为要把高清晰度播映做得方便快捷,对抖音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大部分人都认为,短音频和高清晰度追剧的流行推动观众对慢节奏、复杂剧情越来越缺乏耐心。比起镜头下的场面调度,使用者似乎更易被激烈的矛盾、抓马的情节和带有爽感的人物吸引,而习惯了快节奏叙事后,要大众再度回到慢叙事甚至正常节奏并非易事。
而大众对速度的市场需求也促使平台急速调整播映模式,从前只出现在长音频的高清晰度播映模式,也被应用在短音频平台里。抖音、快手、聚润等平台的使用者如今也能根据需要用高清晰度观看短音频。
二、从技术层面适应时代潮流
此前有学者统计过1935年到2016年的160部英语电影中的镜头长度,发现在30-40年代好莱坞电影的平均镜头长度在10秒左右,而这一数值在2000年后降到了4秒。
英国学者史蒂芬·弗朗斯也做过类似的研究,在对1997年至2016年内发行的好莱坞电影进行统计后,他指出,就电影院上映的电影来说,平均镜头数量大约是1000-1500个。这意味着在一部90两分钟的电影里,平均每5秒就会切换一次镜头。
电影院的沉浸式环境也有助于留住观众,但是当手机成为主要传播方式后,多线程任务成为大众常态,注意力越来越容易被分散时,平台需要用各种方式留住大众,这种方式可能既包括内容上的改进,也包括技术层面的改变,平台的高清晰度播映就属于从技术层面适应时代潮流。
因此,从音频发展变化来看,音频的高清晰度机能能说是与使用者市场需求赛跑带来的必然结果。
三、帮使用者节约天数的最佳方案
短音频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早已对受众的传播方式优先选择和使用习惯产生影响,并促使形成新一轮传播方式系统依赖。
尤其是短音频的算法推荐,能够根据受众的不同心理市场需求推荐符合受众期待的音频,从而给受众提供较高的精神体验。因此,受众对短音频传播方式产生依赖的重要动因是个人情感市场需求,短音频能够提供受众情绪的共鸣以及情感的认同。
在短音频的吸引机制和沉浸感之下,受众习惯了快速识别内容、快速生成情绪、快速跳转到新内容的循环,并能够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获得娱乐性的观感。
而对速度的追求往往意味着对深刻的抛弃,这种抛弃同样适应着快节奏、重效率的社会发展状态,从而重构了音频生态、社交形态、审美习惯甚至公共传播途径。
在追求速度的时代,天数被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如何在有限的天数里做尽可能多的事情、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成为了许多人思考且试图解决的问题。而高清晰度观看显然就是其中一种解决方式。
当习惯了高清晰度观看音频后,受众对速度的追求、对天数的感知也发生了变化。这也是为何很多人在习惯了高清晰度观看后,回到音频原始速度甚至是现实生活后,觉得一切都变慢了。
无法忍受变慢的受众只能加快自己的步伐,顺便将手机中的音频1.5高清晰度调成2高清晰度。
短音频的高清晰度机能出现的逻辑也是基于满足受众市场需求的考虑,即便是5两分钟以内的短音频,对受众而言依然不太慢,何况如果能用看一个音频的天数看完两个音频,何乐而不为呢?说到底,加快音频天数的流动,是件让人上瘾的事。
四、注意力分散及碎片化时代
信息传播技术加速了天数、加速了社会运行,这使得意义的电子化再现开始以一种持续加速的节奏跳跃与流动,它拒绝停顿,拒绝迟滞,拒绝专注,拒绝反思意义的需要,这就步入了哈桑所说的注意力分散时代。
所以一方面高清晰度观看从长音频蔓延至短音频是整个传播方式环境之下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又使传播方式节奏进一步加快,二者互相推动,最终,速度消灭了内容也消灭了专注,持续而慢性的注意力分散状态成为我们的常态,我们与技术化的文字、书写和阅读的关系步入一个全新的、紧张的、充满焦虑的阶段。
同样不能被忽略的是拒绝和抛弃深刻带来的影响。短音频本身就被不少学者批评为毫无精神意蕴可言的产品,作为一个带来即时情绪反应的传播方式形式,短音频不会承担太多深刻性、反思性层面的内容,直观化的表达和浅层化的主题使得受众无需认真品读就能轻松理解观看的内容所要传达的信息。
当我们用高清晰度观看强思维,题意深刻的音频作品时,会直接影响我们对音频内容的理解,甚至很可能完全看不懂音频的创作意图。但用1.5高清晰度观看一个美妆博主的分享,并不会影响我们的理解,反而会让我们有种节约天数的成就感。
因此,短音频平台优先选择推出高清晰度观看模式不仅是为了迎合受众市场需求,也是因为清楚地知道平台中的大部分内容,即便高清晰度观看也并不影响受众理解。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