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L境外营销平台,平台经营Instagram、Facebook、YouTube、TIKTOK、Twitter粉丝、点赞、播放量服务、客服微信:coolfensi 24小时在线欢迎咨询购买!
公告:
欢迎来到CL境外营销平台,平台经营Instagram、Facebook、YouTube、TIKTOK、Twitter粉丝、点赞、播放量服务、客服微信:coolfensi 24小时在线欢迎咨询购买!

INS涨赞 -“反向留学生”自-INS涨播放量平台

首页 Instagram   作者:coolfensi  2023年01月13日  热度:52  评论:0     
时间:2023-1-13 2:06   热度:52° 

原标题:反向留学生自述:课堂上全是中国人,这没什么不好

水硕这个词已经钉在很多人心里了,但他们没有来过。

受访者供图

文 | 王雨娟

编辑 | 余乐

反向留学是指学生千里迢迢跑去英国留学后,却发现教室里全是中国同学。除了老师和助教,0个外国人。她在视频中说。

随着近几年中国留学生人数的增多,此类反向留学的现象在网上越来越多见,也频频引起网友的热议。

在曼彻斯特大学,虽然校方从未公开表示过什么,但一些留学生认为,他们已经感觉到了校方想要改变中国学生占比较高的现状。一位曼大本科在读的中国同学表示,教她市场学课程的老师曾亲口表示要增加学生多样性。今年曼大本科加硕士一共有8000多中国学生,所以肯定会控制。

多位申请曼大和伦敦大学学院的中国学生告诉我们,他们已经在今年的申请中感受到寒意。从拒信数量来看,感觉减少中国学生的名额是趋势了,一位申请者说。

江山多娇的视频引发关注后,有留学生私信请她删除视频。他们认为此类内容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已经给留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在海外读一个几乎全是中国人的硕士项目,很容易被理解为项目太水。事实上,水硕叫法普及后,许多留学生群体也开始对自己的硕士学位缺乏认同感。

但是,江山多娇拒绝删除视频,她对此事有不同的看法。我不懂为什么他们这么在意中国人多不多,中国人多不是好事情吗?她对我们表示。

反向留学是什么体验?对留学生的学习和求职有什么影响?以下是《半熟财经》与江山多娇的对话——

国人更热衷读研,外国学生比重很小

受访者供图

Q:你们班除了老师和助教都是中国人?

A:不是说我们班都是中国人,而是那节课都是中国人在上。

Q:什么课?有多少人?

A:多媒体的设计和发展。有100多个人吧。

Q:你怎么确定学生全是中国人?看长相的话,也可能有其他亚裔啊。

A:在韩国和日本,研究生学历不是刚需。他们不会跑来上这个课,他们不需要研究什么。

Q:你想过为什么中国人都去上了这门课吗?

A:跟课程安排有关系,可能他们这个时间都是空的。他们也需要这个课,可能没有对课抱特别大的期望。

Q:那在你们专业,中国学生和其他国家学生的比例是怎么样的?

A:我没有具体数过,大概是5:1或者6:1。上课时顶多几个外国人稀稀拉拉坐在角落里。

Q:老师和助教都是哪个国家的人?

A:我们每个课都不一样。助教里有一些是博士生,有中国人。有的老师上课,他/她的博士生跟着,也有中国人。一般正课的老师都是英国人。

Q:那堂课上老师和助教有没有发现全都是中国学生?

A:每天都会发现这个事情,这已经不是事情了。这是我们的选修课,上得很频繁。他们也不会觉得我们都是中国人,就有什么不好的印象。

Q:老师和助教在课上会有针对中国人的设计吗?

A:很多老师都讲了去中国的经历。他们会问我们,你是哪里的人?他们会说,我去过北京,去过上海,去过台北,我很喜欢那个地方,那里很繁华。

Q:还有别的吗?

A:第一次我们专业见面会的时候,中国人比较多,老师会放一些中国的歌曲给我们听。他们也会很开心,在底下拍手,大家一起鼓掌、挥着手臂、拍照。

Q:老师会为了照顾中国同学去放慢语速吗或者降低要求吗?

A:不会。语言班的时候会有放慢语速的情况,后来就都不会了。

Q:有没有跟其他国家同学聊过,他们对中国同学特别多有什么看法?

A:确实没有问过这个问题,有机会我会去问一下的。硕士研究生的话,外国人本来其实比重就很小,确实是中国留学生更热衷读研。

虽然同学都是中国人

但上课感觉完全不一样

访者供图

Q:你在英国一天当中说中文和说英文的比例大概是怎么样的?

A:五五开?不太好说比例。如果这一天都在学校,那肯定(说英文)很多,研讨课一整节课都需要讲英文。在家里,室友两个人,肯定说中文。

Q:有没有在课堂讨论的时候遇到过要和中国同学说英文的情况?

A:有,经常。有的研讨会上中国人占到六成到七成,外国人没有那么多。如果中国人都分到了一个小组的话,那就得跟中国人说英语,没办法。

Q:什么感受?

A:就是一项任务,没有觉得很别扭。我在这边上了一个月语言班,也是类似情况,班级里很多中国人,也要跟他们讲英语,不可避免的,没觉得很奇怪。

Q:在全是中国学生的课上,比如多媒体的设计与发展,会恍惚间觉得和在国内上课一样吗?

A:没有,说实话。我大三的时候就疫情了,那之后就一直上网课。跟同学一起上大课是挺久以前的事。

Q:那和在中国上课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A:完全不同,哪都不一样。跟有没有中国人,我觉得没有太大关系。

在曼大上课,课上互动和小组作业更多。上课基本没有纸质书,所有东西都是要在网上呈现出来的。

我们有个网站叫My Manchester,上面有个工具叫Black Board(黑板报),关于课和资料的信息都在上面。我那条反向留学的视频下为什么那么多评论?因为大家都在玩手机、看iPad。在中国是以纸质书为主的,上课不允许用电子产品,反正我的专业是这样。

Q:我们把这个范围从班级扩展到学校,在一个中国学生特别多的大学里面和在国内的大学里面,你的体验有什么不同?

A:我从来没有感觉到中国人多会影响到我的感受。我体验到的差异更多是整体学校上的。

Q:整体学校上的差异指什么?

A:我在国内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在中传,每个人都很有活力,在那个环境里很幸运。曼大历史很悠久,建筑很古老,有的楼像城堡一样。一些会议室所在楼层很高,让我有种在哈利波特城堡里上学的感觉。外观古老,里面的硬件设备却很新,还都蛮智能的。

你没经历过,就不要随便评价别人

访者供图

Q: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想去留学的?想通过留学实现什么?

A:大二就想留学,一直在学英语。美国很危险,我没想过去。英国留学,一年就能回来,比较快,对拿学历是个优势。我这个专业需要年轻,用最短的时间回国工作,对我来说比较有利。

还有,我本科四年在北京念的,但我没有户口。留学可以落户,北京和上海都可以。

Q:你去留学之前,知道那边中国人多吗?

A:知道,一直都知道,因为曼彻斯特大学是出了名的中国人多。

Q:除了你学的教育专业,还有什么专业也是中国人占绝大多数?

A:在中国比较热门的专业,中国人就多,比如营销类和管理类。教育学院中国人和印度人都比较多。

Q:对身边的中国同学有什么印象?

A:在英国的中国同学深藏不露。大家都在一个班级里,但是了解他过往经历的话,会发现他们之前获得过很多的奖项,有很多不一样的故事。本科双非来的话,可能发了SCI文章,或者竞赛获奖。本科是985/211,也会有不一样的长处。我身边很多朋友,基本上都是本科班里的第一名才能来这。

Q:你现在身边的同学,他们毕业之后规划是怎么样的?

A:大家也都比较迷茫。很多人就是很踏实的想回去找工作。尤其偏广东的同学,他们就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已经非常好了。我家在辽宁,可能还是要去北京工作。

也有同学选择去创业,也有想留在海外的。其实跟国内一样,无非就这几种选择,没有别的。昨天一个同学跟我说他就想摆烂,不想卷了。

Q:我接触很多留学生,感到他们很难有对自己学历的认同感,很担心读了这样的硕士之后回国面对雇主的时候被质疑。

A:被质疑什么呢?

Q:被质疑没有真正起到留学的作用。

A:我觉得留学的作用第一点就是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好好去经历是最重要的。不是说非得学到什么。你在国内大学四年,就能学到什么知识了吗?

Q:你担心雇主认为学历水吗?

A:无所谓,学校排名就在那里摆着。跟牛津剑桥比,那我们肯定比不了,但曼大的排名已经算是高的了。这个公司不要,别的公司也会要我们。

Q:担心过同学里面的中国人太多,会对你之后工作有不利影响吗?

A:当然不会。我不懂为什么他们这么在意中国人多不多,中国人多不是好事情吗?可能大家觉得中国人多,就说明学校水。但是,你为什么不觉得是中国人都很厉害,才来了这个学校?水硕这个词已经钉在很多人心里了,但他们没有来过。

Q:反向留学的视频发了之后,有什么反响?

A:有留学生会私信我,说能不能把那条视频删掉?已经给留学生们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国内很多三十、四十岁的大叔,很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要这样来上学,就觉得我们很水。我说你不用看别人的这些话,无所谓,我们在这好好学习、享受生活就够了。

Q:家里人是什么态度?

A:我就跟我妈妈说了这个事情,我妈给我评论了一首词: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金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你没经历过,不要随便去评价别人。你眼界没有到达这个位置的话,你就会成为笑话。

来英国后,学会了放慢节奏

受访者供图

Q:不上课不写作业的时候,你在英国会做些什么?

A:可能去玩剧本杀。

Q:英文剧本杀还是中文剧本杀?

A:中文的剧本杀,英国人好像不玩剧本杀。

Q:在那边中国人很多的话,会觉得缺少英文环境吗?

A:上课之间跟同学这种交流,中文就行。面对外国同学就不得不说英文。

Q:在英国两个月,英文水平提升了吗?

A:提升了,吵架的时候最提升。

Q:一起旅行的同学中,有外国人吗?

A:外国人都玩过了,目前来说是中国同学一起去。

Q:交到其他国家的朋友了吗?

A:我之前在语言班的时候交到了很多日本朋友,是四个女生。但是她们跟我讲,她们不需要读研究生,只是以交换生的形式来到曼彻斯特,开学就回去了。我们非常喜欢彼此,会经常在ins上联系。

Q:有欧美国家的朋友吗?

A:没有,认识而已。

Q:日常吃住都跟中国同学一起吗?

A:对,我的室友就是中国人。她在曼大读艺术管理。

Q:在曼彻斯特的中国人,主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A:有一些做柜台销售,也有在公司里做营销和策划的。也有精英一些的岗位,做律师。

Q:去英国读书后,你有什么变化吗?

A:心态转变了。在国内的时候我会非常着急,大学毕业这年一定要去读研究生,都衔接上。以前我觉得学业、事业是我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事情,没有之一。我一定要找个非常好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完成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是充满鸡血的那种人

来英国以后放松了很多,不管是付款方式还是其它都变慢了,能感觉到大家都非常享受生活。

我在这里见到很多中国人,也挺随性的。有的30多岁了,放弃了工作或者停薪留职来留学。

但是,这边的人更注重精神上的愉悦,享受生活。老师们周六周日完全不会看邮件,很在意个人时间的边界。每到周五、周六,就可以看到街上大家都坐在一起喝酒。

我语言班的老师,结束课程后,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们,她要去另一个城市旅游了,而且这个城市很美,也希望我们可以过去,很欢脱。

我从小是非常尊敬老师的那种人,无法跟老师做朋友。这边的老师会把你当成朋友,不会很严肃,很平等。

这边生活多元一点。昨天晚上去看了曼联对热刺的比赛,我本来想看C罗的,然后C罗在替补席上教练一直没有让他上场。每周六、周日都可以去附近的城市玩。

大家都很友好,经常听到互相说开心的话:希望你度过美好的一天。

有一次我买了东西,袋子坏掉了,东西撒了一地,当时比较无助。一个外国人走过来跟我说没关系,说我在这里等着你去前面超市买个袋子回来,我帮你装。买完袋子回来之后,我还没有蹲下去,那个人已经把所有东西都放到我的袋子里了。

作者为《财经》记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