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L境外营销平台,平台经营Instagram、Facebook、YouTube、TIKTOK、Twitter粉丝、点赞、播放量服务、客服微信:coolfensi 24小时在线欢迎咨询购买!
公告:
欢迎来到CL境外营销平台,平台经营Instagram、Facebook、YouTube、TIKTOK、Twitter粉丝、点赞、播放量服务、客服微信:coolfensi 24小时在线欢迎咨询购买!

facebook最新新闻--Facebook刷评论

首页 Facebook   作者:coolfensi  2022年11月27日  热度:53  评论:0     
时间:2022-11-27 15:50   热度:53° 

凡是看过电影《社交网络》的人想必都对Facebook的创业故事略知一二。Facebook诞生于2004年的春季学期,地点在哈佛大学。但大家可能都忘了,Facebook只在哈佛所在的剑桥市逗留了短短几个月。当时它的名字还叫TheFacebook.com,是山寨硅谷社交网络先驱Friendster的某种大学校园版。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山寨网站一时间风靡哈佛校园。于是,他连同校内的几个好友,决定在期末考试后搬到硅谷——互联网行业的大本营,在那里度过暑假,并面向全美各地的校园,推出Facebook。

2004年,马克·扎克伯格搬到帕洛阿尔托,和同伴们建立了一种企业文化的雏形。时至今日,这种文化依然影

按照普遍共识,到了2005年,硅谷的互联网淘金热其实已基本告一段落——土地已被瓜分,蛮荒也已开垦,Web战争已尘埃落定。早在三年前,泡沫就已经破裂了。但没有一个人给扎克伯格提出忠告,因为那时的扎克尚籍籍无名,只是一个一个年不满二十、野心勃勃、沉迷于计算机地下活动的大学生罢了。论计算机,他在行,但除此之外,他几乎一无所知。

但扎克的计算机技术确实一流。那个决定命运的夏天,他结识了几位硅谷的关键人物。正是这些人,后来彻底改变了这家公司的走向。

围绕2004至2005年间这关键几个月的历史,我采访了所有的关键参与者,以及其他几位人物,取得他们对创始时期的独到见解。从中浮现出来的,是一种企业文化的雏形。而且这种企业文化对Facebook的影响至今有迹可循。

谁能知道,偌大一个Facebook,在起步之初只是闹着玩儿;那趟硅谷之旅的初衷,只是某种针对大公司大企业的叛逆感在作祟,只是为了找一个借口,在游戏和编程竞赛中度过暑期。扎克伯格最早的名片上赫然写着:我是CEO……贱人(I’m CEO … bitch)。

扎克伯格。2006年3月摄于帕洛阿尔托Facebook总部。他最早的名片上写着:我是CEO……贱人

前Facebook时代的社交网络

肖恩·帕克(Sean Parker;Napster联合创始人,Facebook首位总裁):可以说,互联网泡沫时期是和Napster一起终结的,然后是泡沫破裂时期,接着,社交媒体时代来临。

斯蒂文·约翰逊(Steven Johnson;著名作家、文化评论员):当时,网络这个词其实还是一种文学比喻:比如页面,还有连接这些页面的超文本链接。用户的概念还未出现,它还没有成为比喻的一部分。

马克·平卡斯(Mark Pincus;Facebook天使投资人,并联合持有Facebook的基础技术专利):我认为Napster是社交网络的开端——它开始连接人,而不是页面。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突破性时刻,因为我由此看到,互联网可以是一个彻底的分布式P2P网络。我们可以一举抹掉大型媒体公司的中介作用,让所有人连接所有人。

斯蒂文·约翰逊:在我看来,社交概念始于千禧前后开始流行的博客。开始有这么一些站点,它们只从一个人的视角出发。你突然意识到:噢,原来网络还可以围绕另一种元素进行组织。比如,我信赖这五个人,我想看看他们怎么说。早期博客大致就这么回事儿。

埃文·威廉姆斯(Ev Williams:Blogger、Twitter及Medium创始人):那时的博客满目链接,多数都是围绕互联网本身。我们在互联网上写互联网的事,然后再连接起更广阔的互联网,玩得不亦乐乎。

马克·平卡斯:2002年,我开始和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展开头脑风暴——网络可不可以像一场精彩的社交派对?你可以从中收获宝贵的线索。什么是好的线索?可以是一份工作、一场面试、一次约会,又或是一套出租公寓、一座代售房产、一个沙发。

于是,里德和我意识到,哇,这个‘人的网络’还能催生比谷歌更有价值的东西,因为你身在一个相互间都知根知底的社群里,没有什么闲杂人等,可以相互信任。我们称之为Web 2.0,但谁都不愿意听,因为当时正是消费互联网的核冬天。

肖恩·帕克:2000至2004年,就是Facebook出现前的这段时间,感觉能用互联网做的事,已经被做了个遍。绝对底部大概是2002年前后。2002年,Paypal上市,是当年唯一一场消费互联网IPO。所以当时就陷入了这么一段气氛诡异的过渡期:总共只有六家公司得到融资。其中之一是Plaxo,它是社交网站的一个雏形,算是某种过渡物种,就好比长脚的怪鱼。

亚伦·西蒂格(Aaron Sittig;图形设计师,Facebook赞按钮发明者):Plaxo是互联网行业进化史里缺失的那一环。要说有意识地通过病毒式增长,取得成功的公司,它是第一家。我们真正理解病毒式增长,是从Plaxo开始的。

肖恩·帕克:我从事过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Plaxo,开发优化病毒式传播力的算法。

亚伦·西蒂格:病毒式增长是说,人们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将产品传播给他人。就这么简单。不是说人们喜欢这个产品,决定把它传播开去。而是在利用这件产品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它传播给了其他人。

肖恩·帕克:这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从最早的社交网络的雏形——大概就是Napster,到Plaxo——只是有点类似社交网络,但有社交网络的很多特征,再到LinkedIn、MySpace、Friendster,最后是符合时代的Facebook。

以斯拉·卡拉汉(Ezra Callahan;Facebook最早的员工之一):千禧之后的那几年,Friendster收割了几乎所有早期采用者,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用户网络,而且活跃度非常高,结果不堪重负而垮掉。

亚伦·西蒂格:当时上演着一场声势浩大的竞赛,Friendster大获成功,就好像是它发明了社交网络这种新鲜事物,并成了赢家,还遥遥领先。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这个网站就越来越慢,最终偃旗息鼓。

以斯拉·卡拉汉:这就为MySpace开了道。

埃文·威廉姆斯:当时的MySpace可了不得。

肖恩·帕克:那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时期。MySpace迅速从Friendster手里接管了世界。Friendster没落,MySpace崛起。

斯科特·马莱特(Scott Marlette;为Facebook增添照片圈人功能的程序员):MySpace盛极一时,但也遇到了规模化难题。

亚伦·西蒂格:到2004年2月,没有什么预兆和讨论,Facebook就这么上线了。

元年

达斯汀·莫斯科维茨(Dustin Moskovitz;扎克伯格最早的左膀右臂):当时有个很普遍的问题,现在看来根本不是事儿:知道一个人的名字,然后把这个人的照片给找出来,这在那会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哈佛所有寝室都有一本各自的名录,名为脸书,有的是纸质的,有的挂在网上,有的只在那一个寝室的人手里。于是,我们决定搞一个统一的网络版,并把它命名为The Facebook,区别于一本本独立的脸书。

扎克伯格(左)与哈佛室友达斯汀·莫斯科维茨(中)联合创办了Facebook。肖恩·帕克(右)于2004年加入Facebook,担任总裁。照片于2005年5月摄于帕洛阿尔托的Facebook总部。

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创始人兼现任CEO):两周时间里,就有几百人注册。开始有其他院校的人发来邮件,请我们去他们学校设站。

亚伦·西蒂格:Facebook在伯克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上线时,社交法则被彻底颠覆了。我刚进伯克利那会儿,要是想知道周末有什么好玩的派对,那我前一周都得不停地找人打听,还得时时跟人保持联络。Facebook一出现,周末活动一目了然,再也不是难事。

2004年3月,Facebook早早进驻了位于硅谷心脏的斯坦福校园。

以斯拉·卡拉汉:我2003年从斯坦福毕业。我连同大学里四个好友,在校园边租了个房子,因为多一间卧室,我们就给几个斯坦福的邮件列表发广告,招室友同住。一个叫肖恩·帕克的家伙回复了。他就这样搬了进来。我们也因此发现,虽然Napster堪称文化现象,但这家伙分文未赚。

肖恩·帕克:一天,某个室友的女朋友在用一个产品,我就说:嘿,这个很像Friendster或MySpace嘛。她说:是啊,不过,大学里没人用MySpace。MySpace有点粗俗。

马克·扎克伯格:MySpace让近三分之一的员工去监测图片上传,目的是防着色情内容。我们几乎没有这问题,因为在Facebook,大家用的是真实姓名。

亚伦·西蒂格:我们很早就明确了这一点。它源于(虚拟社群)The Well订立的一条社群守则:你要对自己的话负责。我们则更进一步:所有东西都能回溯至某个真实身份的人。

马克·扎克伯格:我们用一个很简单的社会方案,解决了一个原可能很复杂的技术型问题。

以斯拉·卡拉汉:在这个早期阶段,它还是个拼凑起来的简单网站:只有基础的网页表格,因为Facebook的个人主页就是网页表格。

鲁奇·桑维(Ruchi Sanghvi;创造Facebook新闻流的程序员):一张小小的头像照片,加上一些文字,类似于这是我的个人主页,查看我的好友,然后三四个链接,下面还有一两个其他的网页框。

亚伦·斯蒂格:但他们的产品重点明确、思路清晰,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些细节很巧妙,体现出一种成熟性,相当难能可贵,除非该产品已经面世一两年,经历了去芜存菁的过程。

肖恩·帕克:我看到这个东西以后,就给Facebook发去邮件,大概就是说:我给Friendster工作了有段时间了,想见见你们,也许可以聊点啥。于是我们就约在纽约见面——我完全不知道为什么是纽约——马克就开始跟我聊产品设计,以及我认为这款产品需要啥。


这场会面之后,过了两个月,扎克伯格搬到硅谷,想着将寝室项目变成真正的业务。和他一道的还有他的联合创始人兼军师达斯汀·莫斯科维茨,以及两名实习生。

Facebook成立初期,扎克伯格招募同为哈佛学生的克里斯·休斯(Chris Hughes),为这项蹒跚学步的服务出谋划策。照片于2004年5月摄于哈佛宿舍Eliot House。

宅男们的硅谷暑期生活

以斯拉·卡拉汉:2004年夏天,一系列改变命运的事件发生了。比如那场传奇性的偶遇:经过东海岸的会面,几个月后的一天,肖恩·帕克走在街上,竟碰到了Facebook的几个联合创始人。当时,我们刚从一起住的房子里搬出来一周,肖恩借住在女友的父母家。

肖恩·帕克:我就在房子外面逛着,只见一帮孩子迎面走过来,个个都穿着连帽衫,一副抽大麻的高中生出来找茬的样子。这时有人叫我名字,我心想,噢,是碰上同名的了吧,然后又听到一声。我转过头去,只听得说:肖恩,你在这儿干嘛呢?我愣了有30秒,才弄清怎么回事,最后终于明白过来,那是马克和达斯汀,还有其他两个人。我就说:你们几个在这儿干嘛呢?他们说:我们就住那儿啊。我说:真是奇了,我就住这儿啊!真是匪夷所思。

亚伦·西蒂格:肖恩打我电话说:嘿,刚发生的事说了你也不信。你一定要见见这几个人。现在就出门。过来见见!

于是我就去见了他们,这群人的专注让我印象深刻。偶尔也会放松一下,做自己的事,但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围坐在厨房的一张桌子前,开着笔记本。我每周去找他们一两次,每次,他们都坐在原地,不停地工作,好让产品不断增长。

马克只想着一件事,就是把产品做得更好,偶尔休息一下,也是为了恢复能量。除了看电影,他们从不离开房子一步。

以斯拉·卡拉汉:早期的企业文化非常、非常散漫。感觉像这个项目已经失控。想象一下,一群大学新生在搞一项业务,会是什么一番景象。但它的商业潜力不可限量。

马克·扎克伯格:多数企业都不会这样:像一群孩子住在同一个屋檐下,随心所欲,早上不在正常时间起床,不去办公室,雇人的方式就是请人过来,一起坐坐,一起派对,一起抽烟。

以斯拉·卡拉汉:客厅就是办公室,摆满了显示器和工位,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白板。

当时,扎克伯格一心想做文件分享。在硅谷的这个夏天,他的宏伟计划就是复活Napster。Napster将死而复生,但这一次是作为Facebook内部的一项功能。扎克伯格对这个项目情有独钟,称之为Wirehog。

亚伦·西蒂格:Wirehog就是马克许诺能改变一切的秘密功能。马克决意认为,要使Facebook广受欢迎,并巩固其在校园中的地位,就是想一个办法,实现文件的相互传输——主要用途还是交换音乐。

马克·平卡斯:他们搞了个类似Napster的小玩意儿,你可以看到别人计算机上有什么音乐文件。

以斯拉·卡拉汉:那时,我们刚刚眼看着Napster被法庭宣判死刑,娱乐产业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起诉共享文件的个人。网络音乐的野蛮生长时期显然接近尾声了。

亚伦·西蒂格:不要忘了,做Wirehog那会儿,Facebook页面都还不能分享照片。Wirehog要被用作照片分享的解决方案。你的个人主页上会有一个框,在那里,大家可以访问你分享的所有文件,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音频和视频文件。

以斯拉·卡拉汉:但说到底,它就是个文件共享服务。我加入Facebook的时候,多数人已经转变观念说:除非出现我们还未想到的新用途,否则Wirehog就是一个负担。总有一天,我们要被起诉,要它何用?当时大家的心态是这样的。

马克·平卡斯:当时我就纳闷,肖恩怎么还会去碰音乐?

亚伦·西蒂格:据我了解,Facebook几位律师不建议做Wirehog。随着Facebook用户开始飞速增长,Wirehog也渐渐被放弃了。

以斯拉·卡拉汉:注册需求太疯狂了。它仍然只在100所院校运营,但在美国所有的大学,学生们都已经听说Facebook。使用人数已经逆天。白板上写着的,全都围绕着接下去在什么学校上线。 亚伦·西蒂格:如果Facebook在一所学校上线,一天之内,就会有70%的在校大学生注册。那时,没有什么东西能像Facebook那样快速增长。

以斯拉·卡拉汉:虽然成功还不是十拿九稳之事,但成功的前景变得越来越清晰。达斯汀已经在说Facebook将成为一家估值10亿美元的公司。他们从一开始就有这样的野心。他们非常自信,两个19岁的自大家伙。

马克·扎克伯格:有一天,我们坐在一起聊天说:我们不回学校了,对吧?不回去。

以斯拉·卡拉汉:那份自大真是没谁了。

崔大卫(著名涂鸦艺术家):肖恩是个瘦弱的书呆子,他说:我要去为Facebook融资。我要改变那些混蛋的想法。我说:你想怎么做?他把自己打扮得人模狗样的,剪了一个超级时髦的发型,穿了一套靓眼的西装,满世界去见投资人,最后弄到了钱!

马克·平卡斯:大概是在2004年9月或者10月,我们在会议室里,肖恩说他马上把Facebook的人带进来。他把扎克带了进来——他穿着运动裤和拖鞋,看上去是那么的稚嫩。他坐在那里,把脚跷在桌子上。肖恩飞快地说着Facebook的计划、发展情况和其他各种事情,我听得入了迷。

当时我正在经营Tribe,没有成功,遇到了瓶颈。我们费尽心思地想弄明白如何实现增长,然后这个小家伙出现了。仅仅凭借这个简单的想法,他就成功了!我对他们取得的成绩感到惊叹,可能还有点羡慕嫉妒恨,因为他们做的东西更简单,做起来更快、更省钱。我记得,肖恩用电脑打开Facebook网站,展示给我看。我没法登录这个网站,因为只有在校大学生才能用。网站看起来棒极了。

人们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和关于自己的一切信息都放在Facebook网站上,我简直不敢相信!但这是因为他们获得了那种信任。肖恩很快就募集了一轮投资,他建议扎克从彼得·泰尔(Peter Thiel)那里拿50万美元,从我和里德·霍夫曼那里各拿3.8万美元,因为基本上来说,除了他们以外,就只有我们在搞社交网络。当时这个圈子的人真的非常少。

画风奔放的办公室

以斯拉·卡拉汉:到2004年12月份的时候,跟马克和达斯汀一起出来的伙伴要么回东海岸继续念书,要么返回斯坦福,所以对他们来说,工作已经变成一件更加严肃的事情。他们的工作量超过了第一个夏天。我们直到2005年2月才搬进正规的办公室。就在我们签租约的时候,肖恩随口说道:大家伙!我认识一个街头艺术家。既然我们要搬进来,那把装修的事情都交给他做吧。

崔大卫:我说:如果你想让我画满整栋楼,费用将是6万美元。肖恩说:你是要现金还是股份?

以斯拉·卡拉汉:他给崔大卫的是Facebook的股份。

崔大卫:我根本不在乎Facebook,甚至不知道那是什么。你必须有大学邮箱才能登录它。但你知道吗,我喜欢冒险,我信任肖恩。我想,这个家伙肯定知道些什么,干脆把钱押注在他身上。

以斯拉·卡拉汉:我们搬进来,第一眼看见那些涂鸦的时候,心里在想:老天啊,这个家伙对我们的办公室干了些什么?办公室在二楼,必须先上楼梯。在面对你的3米高墙壁上,有一个丰满女性的巨幅画像,胸脯很大,身穿朋克风格的服装,骑着一条斗牛犬。

这太吓人了,完全不合适。天杀的,肖恩!你瞧瞧你都做了什么?我们不打算画这样的东西,因为那代表了公司的文化。但肖恩就这么干了,为我们确定了基调。你进入办公室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胸脯很大、骑着斗牛犬的女战士。所以,做好心理准备吧!

鲁奇·桑维:那副涂鸦确实有点不雅,但它与众不同,充满朝气,生动鲜活。它传递出来的那股活力仿佛有形有质。

凯蒂·杰明德(Katie Geminder ,Facebook早期的项目经理):我喜欢它,但画面感太过强烈。其中有些性刺激的元素,我不是很在意,但可能会让其他人觉得不舒服。我们处理掉了一些更具争议的涂鸦。

马克斯·凯利(Max Kelly ,Facebook的第一位网络安全官):有一幅10x10厘米的性爱画像。一名客服人员抱怨说这幅画具有性的本质。考虑到他们每天看到的内容,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抱怨这个。但我们最后还是买了一支金色的油漆笔,涂花了这副画。

杰夫·罗斯柴尔德(Jeff Rothschild,从投资人变成Facebook员工):这非常狂野,但我觉得很酷。看起来更像是大学宿舍或者兄弟会,而不是一家公司。

凯蒂·杰明德:角落里胡乱堆放着毯子,电子游戏到处都是,还有Nerf和乐高玩具。简直乱七八糟。

杰夫·罗斯柴尔德:有一台PlayStation游戏机,几张旧沙发。那里显然是人们睡觉的地方。

卡雷尔·巴伦(Karel Baloun ,Facebook最早的程序员之一):我每星期可能要在公司里睡两三个晚上。在一次员工聚会上,我因为是最有可能在你桌子下被发现的人而获奖。

以斯拉·卡拉汉:办公室里经常有人喝酒。早上我走进办公室,开门时会听到啤酒罐滚动的声音。办公室里有股啤酒的馊味,到处是垃圾。

以斯拉·卡拉汉:刚搬进去的时候,我们搞不定办公室的门锁,它每天早上9点就会自动打开。我必须在9点前赶到办公室,确保没人溜进去把东西都偷走,因为在中午之前,公司里的其他人都不会来。他们基本上都是夜猫子。

鲁奇·桑维:有时,我会穿着睡衣,步行去上班。这完全没关系。感觉就像是大学生活的延续。我们所有人都在同样的时间经历了同样的生活。感觉不是在工作,而是一直自得其乐。

以斯拉·卡拉汉:你和同事一起出去玩,一起喝酒。大家开始在办公室里约会……

鲁奇·桑维:我们都是在Facebook工作的那段时间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最后全都结了婚,现在处于生儿育女的阶段。

史蒂夫·帕尔曼(Steve Perlman,从雅达利时代开始的硅谷老兵):我们和Facebook共用一间休息室。我们当时在打造硬件,一项面部捕捉技术。Facebook的人在做HTML的东西。他们早上很晚才来,吃的是餐饮公司提供的午餐,然后常常在下午三四点就走人。我心想,天啊,这才是生活!我需要一家像这样的创业公司。你知道吗?对于Facebook,我们当时能想到的只有一点:人很好,但公司没前途。

夜猫子们

鲁奇·桑维:我们会坐在一起,发挥各自的才智,进行讨论:假设,如果这个关系网是一个图谱,你如何衡量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你如何衡量一个人和一张照片之间的关系?那会是什么样子?这个关系网最终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真的有了这个关系网,我们可以用它来做什么?

肖恩·帕克:社交图谱是产生于图论的一个数学概念,但它是用来向那些具有学术背景和对数学感兴趣的人解释,我们打造的不是产品,而是由节点组成的网络,很多信息在节点之间流动。这就是图论。因此,我们打造的是社交图谱。我们从来都不打算公开谈论它。它是用来向具有数学背景的人说明我们打造的是什么。

鲁奇·桑维:现在回想起来,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们当时进行了那些讨论。这似乎是非常成熟的东西。我们坐在一起,进行讨论,不局限于团队里的某些成员,也不局限于任何具体的结果。这是纯粹的思想讨论,向所有人开放。

以斯拉·卡拉汉:大多数网站都有非常健全的测试平台,所以他们可以对修改进行测试。我们不是这样。

杰夫·罗斯柴尔德:这是黑客的心态:你只需要把事情完成就好。团队只有10个人的时候,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当人员扩充到20、30或者40个人的时候,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确保网站正常运行。所以,我们不得不养成某种程度的纪律性。

马克斯·凯利:凌晨1点左右,我们会知道有没有问题。如果没问题,所有人会欢呼,也许可以睡会儿。如果有问题,我们会说好吧,现在我们必须收回这个东西,或者修复它。

凯蒂·杰明德:凌晨2点,那是倒霉时间。

马克斯·凯利:如果4点钟的时候还没有解决问题,我就会说恢复到以前的版本吧。这基本上意味着我的团队要熬到6点左右。所以,我们在4点至6点期间会找个时间躺会儿。每天重复这种生活,持续九个月。简直是疯了。

杰夫·罗斯柴尔德:我们每周七天都在工作。我基本上不休息。睡觉前,我会喝一大杯水,确保我会在两个小时内醒来,以便进行各种检查,保证在此期间我们没有把事情搞砸。整天整夜都在干活儿。

凯蒂·杰明德:对于想要跟老婆或老公过成年人生活的人来说,这非常具有挑战性。肯定有人认为,由于你年纪大了,结了婚,在工作之外有了家庭生活,所以你无法专心致志地工作。

马克·扎克伯格:为什么大多数象棋大师都不到30岁?年轻人的生活更简单。我们可能没有汽车,没有成家。我只有一张床垫。

凯蒂·杰明德:想想看,30岁以上的人听到老板这么说会是什么感受!

马克·扎克伯格:年轻人就是更聪明。

鲁奇·桑维:我们那时也非常年轻,仿佛有花不完的精力,能做成任何事,但无论怎么看,我们未必是最有效率的团队。高层领导者肯定感到沮丧,因为很多讨论是在夜里进行的,他们不在场,第二天他们会被昨晚发生的所有事情糊一脸。

以斯拉·卡拉汉:对于最初的几百名员工来说,他们几乎所有人都在公司里结交到了朋友。公司里有很多毕业生。我们搬进办公室的时候,正是宿舍文化开始真正兴起和改变的时候。公司有一种宿舍的感觉,但并不全是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有工作经验的人也在渐渐进入公司。

肖恩·帕克:那时,有一个巨头非常有吸引力,它的名字叫谷歌。所有出色的工程师都想去谷歌。

凯特·罗斯(Kate Losse,早期客服代表):我不认为自己可以忍受在谷歌工作。在我看来,Facebook比谷歌酷多了,不是因为Facebook是最酷的。那时的谷歌似乎已经弥漫着一股书呆子气,显得沉闷无趣,而Facebook里的很多人不是真的想做书呆子。Facebook是社交网络,所以必须有一些社交元素,像美国平常的社交活动那样。

特里·威诺格拉德(Terry Winograd,著名的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我觉得,Facebook更像本科生文化,而谷歌更像研究生文化。

一炮而红的照片功能

杰夫·罗斯柴尔德:在我加入Facebook之前,我以为这些家伙创建了一家约会网站。我可能花了一两周时间才真正明白Facebook是干什么的。马克曾经告诉我们,我们不是一家社交网络。他坚持认为:这不是社交网络。我们是一家社交公用事业公司,为你和你真正认识的人效劳。

MySpace是为拥有相同爱好的人建立一个在线社区。我们可能看起来一样,因为从某个层面上来说,Facebook拥有同样的外在形式,但想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我们试图改善好友之间的交流效率。

马克斯·凯利:马克向我描述了他心目中的Facebook。他说:Facebook是要连接人与人,打造一个系统,不管是谁跟你的生活建立了有意义的联系,都会保存在这个系统中,你想保存多久就保存多久,无论你身在何处、你跟谁在一起或者你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因为你始终与你最珍视的人保持联系,你总是能和他们分享。

听了这番话,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其中。我想使之变成现实。在上世纪90年代,所有人都对互联网抱有乌托邦式的幻想。他的话让人回想起那个美妙的互联网世界——每个人都连接在一起,每个人都可以分享,没有任何障碍。Facebook听起来就像是这样的一个美妙世界。马克太年轻,并不了解互联网早年间的那些浪漫主义,但我觉得,他从本质上理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对互联网的憧憬。从他的口中,我再次听到了同样的故事。我相信自己有能力提供帮助,让这个故事成真。这太诱人了。

亚伦·西蒂格:所以在2005年夏天,马克把我们召集起来,说:我们在这个夏天要做五件事。我们要重新设计Facebook网站。我们要做一个叫做动态消息(News Feed)的东西,它将让你知道你的好友在这个网站上所做的一切。我们将推出照片功能。我们将重做聚会功能,将之变成事件功能。我们将做一个同城商务产品。我们完成了其中一件事,重新设计了Facebook网站。照片功能是我的下一个项目。

以斯拉·卡拉汉:当时的Facebook网站简单至极,只有个人简介,没有动态消息,消息传递系统非常薄弱。他们有一个非常简陋的事件产品,可以用来组织聚会。然后就没有其他的功能可说了。除了简介里的照片,网站上没有其他照片。哪怕网站上有什么内容发生了变化,你也不会收到通知。你只有着魔般地不断查看某人的简介,才会猛然发现照片换了。

杰夫·罗斯柴尔德:亚伦提出了加标签的建议。这个建议非常宝贵,改变了游戏格局。

亚伦·西蒂格:我们不敢肯定这会不会成功,只是自己觉得很不错。Facebook照片功能在2005年10月上线。当时大约有500万用户,几乎全是大学生。

斯科特·马莱特:我们先在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推出这一功能,因为我们的朋友在那里。

扎克伯格在纽约州的多布斯费里长大,他从那时便已开始编程。他跟自己的姐姐兰迪(左)和妹妹阿莉尔(右)一起跟随父母爱德华和凯伦生活。

亚伦·亚伦·西蒂格:我们开发了这样一款程序,它会把内容投射到一块电视屏幕,向我们展示被上传到照片服务里的所有东西。然后,我们打开设备,等待照片的出现。第一批传入的照片是Windows系统自带的壁纸:有人刚从Windows目录上传了所有的壁纸文件。这实在令人失望,我们想,哦不,也许人们不明白它是怎么回事?也许这根本行不通?

但接下来的照片是一个小伙子跟朋友们在一起玩,再然后是三五成群的女孩子,就是人们在派对上玩的照片。然后,各种照片源源不断冒出来。

马克斯·凯利:(从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婚礼,许许多多犹太男孩的受戒仪式,各种各样了不起的东西,然后还有某个人的丁丁。

亚伦·西蒂格:在上线第一天,用户上传了大概700张照片,还自己动手加上标签,这项服务就这样火了。

杰夫·罗斯柴尔德: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传输的照片超过了互联网上的任何其他网站。现在,我们不得不问自己一个问题:它怎么会那么火?答案就是标签。如果你收到一封电邮,里面写着有人把你的一张照片传到了网上,你是不可能不去看一看的,这是人性使然。

以斯拉·卡拉汉:照片标签是Facebook历史上最强大的增长机制,没有之一。它影响了我们其余所有的产品决策。这是人们使用Facebook的方式第一次出现真正根本性的改变,这是Facebook思维方式发生变化以及萌生开发动态消息的想法萌生的关键时刻。这时候,我们就有理由去思考如何将Facebook扩展到校园以外。

第二轮引爆

杰夫·罗斯柴尔德:动态消息项目于2005年秋季启动,并于2006年秋季正式上线。

达斯汀·莫斯科维茨:动态消息是病毒式内容分发这个概念的具现化。

以斯拉·卡拉汉:动态消息是Facebook如今的根本所在。

肖恩·帕克:它最开始被叫做新鲜事(Whats New),就是由网络中正在发生的各种事情组成的信息流,实际上只是用户的状态更新以及对个人资料的修改。

凯蒂·杰明德:它是一种聚合,聚合了各种各样的故事,并且包含了一些逻辑,这是因为我们无法同时向你展示所有正在发生的事情。消息流可以分为两种:你正在做的事情,你网络中其他人正在做的事情。

以斯拉·卡拉汉:这么说吧,动态消息第一次让你的主页变成了不断更新的报纸,内容是Facebook上正在发生的而我们认为你会关心的事情,主页不再一成不变,不再无聊和无用。

鲁奇·桑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因为通常当你想到报纸时,你会想到他们的内容经过编辑,想说什么以及想把什么东西印出来都是事先决定好的,他们会在前一个晚上做这些事。然后,他们把这样的报纸拿给成千上万乃至数十万人去阅读。但就Facebook而言,我们是在制作1000万份不同的报纸,因为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个性化的版本。

以斯拉·卡拉汉:这真的是第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工程壮举,想想它要处理的数据量:网络中所有的变化以及如何在个人层面上呈现这些变化。

以斯拉·卡拉汉:……然后是所有这些东西的智能方面:我们如何展示你最关心的事情?从工程技术角度来说,这些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鲁奇·桑维:在无意之中,我们最后创建了软件领域当时规模最大的分布式系统之一,非常先进。

凯蒂·杰明德:我记得自己当时说,好吧,伙计们,我们必须做一些用户研究了。我最终说服扎克相信我们应该把用户请到实验室来,然后我们坐在玻璃后面观察用户使用这款产品。我费了很大劲才让达斯汀、扎克以及其他人到这里来亲自观看。他们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他们当时说:不,我们的用户很蠢。真的,当时真的有人这样说。

以斯拉·卡拉汉: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引入外部人士为我们测试一些东西,而他们的初步反应是明确的。他们说:老天啊,我不应该看到这个,感觉这东西不对头。因为他们在第一时间看到谁谁谁更改了头像,又或者谁谁谁做了某件事,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老天啊!每个人都能看到我做的事情!每个人都知道我在Facebook上所做的一切。

以斯拉·卡拉汉:于是,在内部,我们有这样一个想法,这不会很顺利:这个变化过于激烈,它需要慢慢铺开,我们需要让人们做好准备。不过,马克态度坚决,我们就是要搞事情!我们就是要推出它!就像撕掉创可贴,长痛不如短痛。

鲁奇·桑维:我们在深夜上线了这款产品,大家非常兴奋,并进行了庆祝。然后到了第二天早上,我们醒来面对所有的反弹。

凯蒂·杰明德:我们没有给用户提供选择的余地,也没有做很好的解释,这吓到了用户。

鲁奇·桑维:用户闹了起来,他们威胁要抵制这款产品。他们觉得自己的隐私受到了侵犯。有一些学生组织了请愿活动,还有人在办公室外组队抗议。我们聘请了一名保安。

杰夫·罗斯柴尔德:动态消息引发了非常剧烈的反应,有人在我们办公室外游行,Facebook上出现了一个抗议动态消息的小组,两天之内就有100万人加入。

马克斯·凯利:用户群体对动态消息步步紧逼,他们攻击我们,攻击客服,还说,这是什么鬼!这太糟糕了!

以斯拉·卡拉汉:我们收到了亲朋好友的电子邮件,连他们也说,你们做了什么?这太糟糕了!快改回去。

凯蒂·杰明德:看着外面正举行的抗议活动,我们也在纠结,要不要改回去?要不要改回去!?

鲁奇·桑维: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有大约10%的用户开始抵制一款产品,我们就会关闭它。不过,我们也察觉到一种非常不寻常的趋势。

马克斯·凯利:即便是那些强烈吐槽这项功能的人,我们也会观察一下他们的使用情况,然后发现:原来你们特么的一直在用啊!那你们在抵制个啥?

鲁奇·桑维:尽管用户在闹事,在请愿,在我们办公室外组队抗议,但他们喜欢这款产品,他们在使用它,他们使用Facebook的时间比动态消息出现前增加了一倍。

以斯拉·卡拉汉:对公司里的每个人来说,情绪都在那几天受到了打击,尤其是一些人之前一直在摆手说,不要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因为他们的感觉是,早告诉你们会发生这种事!

鲁奇·桑维:当时马克正在东海岸参加自己的第一场媒体邀请会,我们其余人在帕洛阿尔托的办公室里应对这个局面,我们查看了日志,看到了用户参与度的数据,并试图让大家知道,这真的有效果!。

凯蒂·杰明德:我们不得不立刻推出一些隐私功能来平息风暴。

鲁奇·桑维:我们请求大家给我们24小时的时间。

凯蒂·杰明德:我们开发了一个隐私控制面板,上面有一个个小滑条可以开启或关闭特定功能。它的设计很精美,看起来很漂亮,但其实无关痛痒。

杰夫·罗斯柴尔德:我认为从未有人使用过它。

以斯拉·卡拉汉:不过,我们把它添加了进来,用户一开始的那些过激反应渐渐消退了,人们意识到动态消息正是他们想要的东西,这项功能是完全正确的,它让Facebook好用了一千倍。

凯蒂·杰明德:就像照片一样,动态消息在Facebook的产品中引爆了一次重大变化,属于那种翻天覆地的重大变化。

杰夫·罗斯柴尔德:在动态消息上线之后,我们的使用率出现飙升。大约在同一时间,我们还把Facebook开放给了没有.edu邮箱地址的用户。

以斯拉·卡拉汉:在向公众开放之后,有一件事情变得非常清楚:Facebook正在成为全世界所有人的名录。

杰夫·罗斯柴尔德:这两件事情凑在一起,成就了Facebook成为大众产品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我们只是面向高中和大学学生的小众产品。

马克·扎克伯格:统治!

鲁奇·桑维:在那个时候,统治是Facebook的重要口号。

马克斯·凯利:我还记得我们会在公司开会时高呼统治!

以斯拉·卡拉汉:我们总是在搞公司派对,2005年有一段时间,马克在这些派对上说的祝酒词最后都会以统治!收尾。

马克·扎克伯格:统治!!

马克斯·凯利:我尤其记得我们撕毁雅虎收购提案的那场会议。

马克·平卡斯:2006年,雅虎提出以12亿美元收购Facebook。这在当时是一笔惊人的报价,很难想象他们没有接受。大家已经看到Napster哑火了,Friendster哑火了,MySpace哑火了,所以,作为一家没有收入的公司,另一家靠谱的公司拿出12亿美元来,居然拒绝了?对于能够拒绝这些收购要约的公司创始人,你不得不抱以很大的敬意。

达斯汀·莫斯科维茨:如果雅虎收购了我们,我确信Facebook的产品将会受到很大影响。肖恩告诉我,90%的企业并购都以失败告终。

马克·平卡斯:对扎克伯格和历史来说幸运的是,雅虎的股票下跌了,而他们不愿意调整收购方案。雅虎方面表示,收购要以固定数量股票的形式进行,所以他们的报价缩水到了8亿美元左右。我觉得,可能在情感上扎克伯格本来就不愿意被收购,而这件事让他下定了决心。如果雅虎当时说:没问题,我们将以现金或股票进行补偿,维持12亿美元报价。那可能会让扎克伯格更难说不,也许Facebook就会成为如今雅虎旗下的一个小部门。

马克斯·凯利:我们是真的撕掉了雅虎的收购提案,还狠踩了几脚!我们说,去他娘的,有朝一日我们要买下他们!

马克·扎克伯格:统治!!!

互联网被少数人左右?

以斯拉·卡拉汉:互联网的前进方向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一群20岁上下的白人富家子的影响?这是一个将被社会学家一直研究下去的课题。

凯特·罗斯:我觉得,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思考过少数几个人的价值观对普罗大众产生的影响。

史蒂文·约翰逊:我认为人们对此有过合理的辩论,Facebook无疑助长了一些回音室效应问题和政治两极分化问题,但我花了很多时间争辩,互联网在这上面的责任要比人们想象的小很多。

马克·平卡斯:也许我离得太近了,但我认为当你把镜头往后拉时就会发现,我们当中没有人真的那么重要。我认为互联网是沿着它想去的方向在前进,我们都在试图搞清楚消费者想要什么,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是这个巨大的回音室和这个由点赞组成的虚荣世界,那么总会有人让他们得偿所愿,这些人就会成为赢家,而无法给予满足的人则会是输家。

史蒂夫·乔布斯:除了Facebook以外,这个领域看不到其他人,他们实现了统治。

马克·平卡斯:所以,我并不认为是一群大学直男塑造了互联网,我觉得他们只是率先到达了那里。

马克·扎克伯格:统治!!!!

以斯拉·卡拉汉:最后,直到我们有了一个全职总顾问,他说:马克,看在上帝的份上,你不能再说统治了。马克这才不再提这个词了。

肖恩·帕克:等到你果真成了统治者,突然之间,这个词就变得反竞争了。

史蒂文·约翰逊:互联网用了30年时间才达到10亿用户,Facebook只用了10年。Facebook的关键在于,它不是一项服务或一款应用,它是一个基础平台,规模与互联网本身相当。

史蒂夫·乔布斯:我很佩服马克·扎克伯格,我对他了解不多,但我很佩服他没有把公司卖掉,佩服他想要打造一家公司,我很佩服这一点。

翻译:雁行 于波 何无鱼

校对:其奇

编辑:漫倩

造就:剧院式的线下演讲平台,发现最有创造力的思想

点击蓝字了解更多,获取更多「造就」精彩内容